一時間,諸葛亮陷入兩難的境界。不由得不暗暗佩服劉明的機智,口才確實驚人。而那些劉明的手下群臣,更是對劉明佩服的五體投地。全都以為劉明肯定會借此兩難的說法,繼續圈套諸葛亮。
然而,眾人萬萬沒想到,劉明卻又一次毫不可惜的把這麼一個大好機會給放棄了。很是真誠的對諸葛亮說道:“先生乃是有大誌之人。當知:讀萬卷書,莫如行萬裏路。坐而談,莫如起而行。今先生被俘即欲輕生。置先生的大誌與何地?置百姓社稷於何地?”
諸葛亮當即一陣震撼:這劉明在真正的關心我。諸葛亮不禁有些感動。
而此時,劉明再次激昂的說道:“朕雖不才,可朕卻在身體力行,在為百姓做好事,做實事。朕統領幽州以來,疆域擴大,百姓安康。幽州之富饒。有目者,共睹之。縱使朕的行為有所差池。可朕總是做了。錯誤,也是為後來者提供經驗。使他們不在於此犯錯。如此,豈不是比那些不思進取,僵固不化者,勝強百倍,千倍!”
諸葛亮的心靈再次受到震撼。
那諸葛亮可也是一個為了天下百姓的人,之所以幫助孫權對抗劉明,一個是因為那時劉明的手下已經人才濟濟了,論資排輩,諸葛亮是怎麼也冒不出的。另一個,也就是因為諸葛亮覺得劉明的政策過於冒進,絕對觸及了千百年來的家族勢力。即使劉明能稱霸天下,可那些大大小小的家族勢力隱藏了起來,等劉明一死,新老家族,都會為了維持自身的既得利益而起爭分。
再加上劉明又同化了那麼多的異族,非我族類,必有異心。劉明活著能壓製,等劉明死了,又有誰來壓製?到那時,各種內部矛盾一起,爭分一出,那些在劉明統治時期得到發展裝大的異族,還不把中原弄得荒廢了?
故此,有了這些擔心的諸葛亮,反過頭來又強化他怕不得劉明重用的心態。得不到劉明重用,那些想法就隻能爛在肚子,得不到實施,還不如幫助一個完全聽他的弱者來打敗劉明,重新規劃他諸葛亮為老百姓安排的穩定生活。
現如今,劉明一席話,清楚地告述了諸葛亮,他劉明如今正在為百姓做,而他諸葛亮卻隻是,還一點行動都沒有。不僅如此,還起到了一定的阻撓作用。這如何不讓諸葛亮感到震撼?
以諸葛亮的智慧,那絕對可以是聞一而知三得。絕對用不著什麼反複和他講什麼道理。尤其是劉明早已經派過幾十人跟諸葛亮講述幽州的政策了,雖然那些人都被諸葛亮一一說倒了。可以諸葛亮的智慧,卻也明白了哪些政策的奧妙。
別的不說,但是劉明給自己定俸祿,那就是一個創舉。而且,隱含著就把皇帝富有四海天下的權利給限製住了。公與私也分開了。皇帝再有什麼個人嗜好,以及什麼土木工程,那就得個人掏腰包了。再也不用天下的百姓附加額外稅了。而至於其他的,那就是更多了。所以,諸葛亮也一直沒有喊過劉明昏王一類的貶義詞。
而就在諸葛亮還在受到震撼的時候,劉明再次拋下一個重磅炸彈。很是誠懇地說道:“諸葛先生。以你之智。當知天下大局已定。你死,於朕並無半點不利。朕依然會一統天下。可是!世間的百姓,卻少了一個可以為他們提示朕犯錯的智者,直臣。朕自知不是一個聖哲。犯錯卻也難免,雖幸得朕的臣下,奉孝,文和,公達、文若等人提點,至今沒有犯什麼大錯。可朕所處之位。稍有犯錯,危及者,既是天下萬民。故,能提點朕的智者直臣,那就是再多上十個、百個,那也不算多,而少上一個,那可就真的少了。故爾,朕誠心的希望先生能留在朕的身邊,為天下萬民,時刻對朕有所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