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生命之船從江南小鎮啟程(1 / 3)

一生勤於筆耕的老作家徐遲在1993年出版了《江南小鎮》。這部近五十七萬字的鴻篇巨製,讓人不能不驚歎於年近八旬的老作家所具有的旺盛創造力。小說從1914年寫至1950年,在近半個世紀的曆史線段中包括了宏闊的曆史容量,寫了所有曆史大事件對家族、對個人命運的影響。小說不僅以多彩的筆描繪了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曆,而且也是對自己創作經曆及作品意義的回顧和再認識。

一、文學之筆寫就的生命紀實

《江南小鎮》屬於自傳體小說,也是徐遲的第一部長篇作品。從第一章的開頭,就讀到了那些對江南水鄉的細膩而優美的描寫,彌漫的波光水氣之中映出好大一片水晶晶的世界,沿著蜿蜒的苕霅溪水,實際上已抵達了徐遲九曲百態的生命曆程的起點。流逝了的歲月正一點一滴地從作家筆下複歸,使已被大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櫛剝銷蝕的生活圖景回複原態。如同主人公故鄉的霅溪是由出自天目山之陽的東苕溪,和出自天目山之陰的西苕溪彙合而成一樣,主人公立體的人生也是由生命成長史和文學發展軌跡這兩條主線扭結相繞而完成的。溯流而上,二十世紀初葉的虎年之秋,生命之船從江南小鎮啟程,作為中國最早的教育實業家的父親因長子的出世而辭去官職,定下決心拍賣家產,興辦貧兒院,原先殷實富足的書香門庭就此變得一無所有。繼之父親早喪,家庭墜落到生活的最低點,母親頑強地支撐著貧兒院,並並用辦喪事籌來的錢維持著四個未成年孩子的學業。主人公徐商壽和弟弟因著家境的困窘,不得不連連跳級以盡早完成學業,但他最終未讀完大學,這一方麵有經濟的原因,同時也出自對文學的愛好。當他還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時,就萌發了做文學家的意念,這意念主宰了他一生,使他走上了創作的道路,開始了自己的文學生涯。《江南小鎮》為我們細致地鋪陳描述了主人公每一步的人生足跡,展現了他一生所經受過的種種真切的生命體驗的全貌。

我們能掂出作品紀實的份量。這部作品明顯地區別於我們以往所熟悉的一些自傳體小說,諸如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係列,出自作者原型的主人公阿遼沙,已明顯帶著藝術再造的痕跡,成為文學畫廊中的一個藝術形象。李六如的《六十年的變遷》和王瑩的《寶姑》則通過人物刻畫和曲折的情節,構成了氣勢宏闊的曆史畫卷和一代新女性與命運抗爭的曆程,我們從中更多地獲得的是讀作品的感受,而不會時時感到作者與作品之間的彌合。《江南小鎮》給我們的印象是雙重的,它既是一個實體的現實,同時也是一個精心構築的藝術世界。它具有的突出的紀實特征,令人聯想到那些敘寫作家生活道路和文學生涯的回憶錄,像女作家陳學昭的《天涯歸客》一類作品,在寫法上極為相似的是,都是從主人公出生起筆,寫每一人生轉折關頭的大波細浪,寫個人經曆的方方麵麵。但這類文學回憶錄多采用了平實的敘述筆調,來敘寫人生大樹的主體枝幹,而不去精雕細刻枝蔓上的綠葉,以及穿過這枝葉的風,立腳的土地,比較偏重於翔實的史料價值。《江南小鎮》作為長篇小說則更多地運用了文學技巧,不僅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實體的生命曆史和情感體驗,同時也力圖將生命曆程的展現與曆史進程相吻合,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去大筆敘寫二十世紀初整個社會的曆史風雲和生存現狀,以及江南小鎮的地理特征、山川景物、風情民俗,從展開的一幅幅生活畫麵中,漸次浸溢出濃重的江南文化意味。在小說的開頭,徐遲采用了變換敘述視角的手法,如通過一個英國絲商的眼睛所見,來描述南潯鎮這個當時已蜚聲國外的東方絲市的直觀印象,這種寫作手法顯示出鮮明的小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