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4日今天看到博友“道不遠人”的一篇博文《背世返能厭俗態》,乍看到這個題目,覺得似曾相識,趕緊上百度查找,才清楚這個題目出自後唐李煜的一首詞《九月十日偶書》中的一句: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黃花冷落不成豔,紅葉颼飀競鼓聲。背世返能厭俗態,偶緣猶未忘多情。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安仁卻自驚。李後主作這首詩時,南唐國力日見衰微,北宋虎視眈眈,憂心國事,又兼秋景傷懷,青春易逝。可以說這首詩表達了李後主當時極度的沉鬱頓挫,對秋雨的無比感傷,幾度孤獨卻又厭世疾俗,慨歎人生短暫,青春將逝,無比鬱悶的糟糕心態。
“道不遠人”在文中這樣寫道:……歲月匆匆,時光荏苒,年輕不再,精力漸衰。年少的輕狂,青春的激情,人生的棱角,生活的情趣,都慢慢地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消失。近年,常無端地羨慕起陶淵明和李叔同先生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何等的讓人妒忌恨。……謊言、欺騙似乎無處不在;在金錢、名利、地位麵前,良知與道德已如同殘破的長城,正慢慢地被挖掘推倒。……不是誰都可以悟得事情的真相,看到事物的內在。我們需要一份“看透”的老成、老練,把自己置身於“局”外。從而我們的心態會越來越潔白,思想的境界也會越來越高尚。可惜的是,明白這一點時,我們已經不再年輕。
看著“道不遠人”的傷感博文,看著李後主的“背世返能厭俗態”,我的內心也很受感染,再加上近段學校工作中的諸多事項,我發現近段的心態也著實真的有點問題。綜合樓改造工程已到了關鍵時期(必須在7月1日前開工打樁,否則根本來不及在明年8月前完工交付使用),但是還有很多工作尚未完成,招標沒招好,施工許可證未拿到,我估計這個煩惱會一直存在中,縈繞不散,讓人心情沉重不堪。但其實房子的開工建設隻是一個引子,因為房子竣工後其實意味著更大、更多的麻煩就緊隨而至:體育館和階梯教室的二次裝修,所有功能室的二次裝修(圖書室、閱覽室、計算機房、科學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陶藝室等等),這些裝修並不是拿到錢就能做好的,期間要付出的心血將會數不勝數;學校現有食堂的排煙係統改造工程糾結不止,方案一套又一套,痛苦至極;招生工作麻煩不斷,如何滿足他人的要求又不得罪人(但其實這是永遠不可能達到的),讓我難以抉擇;近幾周又一直被幾項大活動緊緊纏住,所有的空閑和休息時間都被“極度霸占”,這樣的狀態又讓我很感無奈……記得在河南安陽時,常書記曾問過我一句話:這樣辛苦的不斷付出,難道你沒有倦怠的時候嗎?當時我的回答是:我還沒有感到倦怠,對教育,對辦學我一直充滿著激情和動力,我喜歡教育,喜歡學校,喜歡管理。但今天,我看了“道不遠人”的這篇博文後,糟糕的心態不禁使我又問了一次自己:你累嗎?你感到厭煩嗎?你感到心力交悴嗎?……
四十不惑,如今的我早已過了不惑之年,年紀漸大,真像“道不遠人”說的那樣:人老了,或許的確是老了,老的是麵部的表情和身體的機能;心老了,或許也真的是老了,老去的是不僅僅是心髒功能,而且還有心態。再看看自己,白發生長“鬱鬱蔥蔥”,不斷侵占領地;精力、體力倍感透支,日益下降(似乎有配額用完的前兆);鬥誌似乎也非昔日之強悍和旺盛,江河日下……再加上進入4月份後,頸椎一直發作,始終不見好轉,心情自然鬱悶之極啊!
但願等頂過近階段的這幾個大活動後,身體能得以恢複,心態能得到調整。工作還得繼續,生活還得繼續,“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是大於問題”,堅信眼前的所有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一定,一定能!加油,老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