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成功就是持續不斷地達成小目標(1 / 1)

成功其實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複雜,有時動機越簡單就越容易成功。盡管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有時我們應該試著讓自己的心態簡單一些,把複雜的事情用簡單、扼要的方法去做,這樣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生有很多大目標,但每天隻需一個小目標,若將大目標比作一部長篇小說,小目標就是其中的一章或一節。凡是有所成就者都是非常重視小目標的。

著名作家老舍曾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寫多少字,完不成絕不收筆。年輕時他每天寫3000至4000字,一個暑假可寫一部長篇。64歲時寫《正紅旗下》,精雕細刻,每天僅1000字,寫完了今天的1000字,又思索明天的1000字。正是逼著自己像春蠶般吐絲不止,他才織就了人生的壯麗畫卷,在新文學史上豎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也是不完成目標不罷休的人,他說假如你今天什麼也沒寫,你就寫“今天我什麼也沒寫……寫上一千遍,靈感就來了。”而有些人虛度光陰,毫無建樹,就是恨不能一天建一座大廈,卻不屑於每天砌一堵牆。

美國有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牧羊人從他40歲那年起,每天都在荒山上播100粒橡樹種子。10年後,那些橡樹都鬱鬱蔥蔥,麵積達60多平方公裏,他仍栽種不輟。40多年後,即1947年,在牧羊人89歲去世時,他栽種的橡樹已成為一片莽莽無際的森林。這位牧羊人用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完成了一項偉業,而他成功的秘訣就是每天完成一個小目標。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目標,達到目標的關鍵在於把目標細化、具體化,然後持續不斷地達成小目標。

長城是由一磚一瓦砌成的,每塊磚、每塊瓦本來顯得並不重要,但組合到一起就構築了人類奇跡。同樣的道理,成功者的一生是由無數個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方麵構成的。

美國著名作家賽瓦裏德說:“當我放棄我的工作而打算寫一本25萬字的書時,我從不讓自己過多地考慮整個寫作計劃涉及的繁重勞動和巨大犧牲。我想的隻是下一段,不是下一頁,更不是下一章如何去寫。整整6個月,我除了每天完成一段又一段的寫作外,沒有更長遠的想法,最終我順利寫完了那本書。”

“每天完成一個小目標”的原則對賽瓦裏德起了重要作用,對我們每個人也會一樣。

獲取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都需要采取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方法。把長距離分解成若幹個距離段,逐一跨越它,就會輕鬆許多,而目標具體化可以讓你清楚當前該做什麼,怎樣能做得更好。

一位從事寫作的年輕人每月都有文章在各種報刊、媒體、網絡上發表。他的朋友對此很是好奇,問他是怎樣保持這種高產量的,這樣寫作是否很苦很累?

他卻說:“其實沒什麼,寫作是我喜愛的一種勞動,也是我為自己選定的一種生活和工作方式。像工人做工、農民種地一樣,擬定出一個計劃:一年寫多少,一月寫多少,每天寫多少,但最重要的不是遠的目標而是近期的目標,是每天要完成的工作量。比如我給自己規定每天最少寫500字,這是底線,不能再少了。每天500字完成了,每月就有了1500字,每年是18萬字。這18萬字起碼可以發表出去,即便去掉一些自己不滿意的,也夠一本書了……至於說苦和累,因為每天隻需完成一個小目標,就像學生寫作業一樣,習慣成自然了,也就不感覺累了。”

古人雲:“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就像一個登山運動員,他隻有站在遠處時才能看清自己要征服的整體目標,而在具體攀登的過程中,他隻能麵對每一塊石頭,小心腳下的每一個支撐點。

其實,一個人能取得成功,就在於他選定了一個大的長遠目標後,又知道自己每天做什麼和怎麼做。也就是說,大目標的實現是由許多小目標的完成來保證的。

遠大的目標是由每個小目標構成的,而每個小目標又是手頭每件小事的積累。因此,堅持做好手頭每件事,就是堅持遠大目標的最好行動。即便是最普通的事,我們也應該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去完成,眼前的小事正是今後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