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隻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有生活,就有煩惱。生活的腳步是輕鬆而富有節奏的,煩惱就暫時少了一些;生活的腳步是沉重而疲憊的,煩惱就會像一座山一樣壓下來,揮之不去。
有這樣一個故事。徒弟和師父在茶館裏談心經。師父聽完徒弟的煩惱,要徒弟一邊提起他剛買的3罐番茄汁,一邊跟他說話。過了一會兒,徒弟胳膊酸困,放下了手。師父卻說:“提起來,繼續談。”又過了一陣,徒弟實在承受不住了,師父才讓他放下。師父說:“你不喜歡提著重物跟我說話,卻為何喜歡帶著煩惱來跟我說話呢?胳膊累了,放下就好,對待煩惱不也是如此?煩惱就像這些番茄汁,是你自己用手舉起來的。”
看完這則故事,也許你會說,煩惱要是想放下就放下,就不叫煩惱了。可你細想一想,生活中誰都會遇到煩惱,你不放下它,結果會怎麼樣呢?重物使你的胳膊很累了,你咬牙堅持著不放下,重物不會減輕絲毫的重量,卻會使你感到越來越重。超過了一定限度,還會使你的手或胳膊受傷。所有的煩惱,不會因你的執著、憂慮減去分毫,反而有無窮的害處。所以,生活中,我們應該懂得如何拋棄煩惱,體味快樂。
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上身後的門。有一天,喬治和朋友在院子裏散步,他們每經過一扇門,喬治總是隨手把門關上。
“你有必要把這些門都關上嗎?”朋友很是納悶。
“哦,當然有這個必要。”喬治微笑著對朋友說,“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你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後麵,丟掉那些令人懊惱的煩心事,你才可以重新開始。”
煩惱的人生總是和過去一些不愉快的事糾纏在一起。煩惱的人總是牢記自己受到過多少次打擊,別人有多少次辜負了自己的期望,總是自己對自己說:“我真倒黴,我總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們很少或者根本不會去想一些愉快的事情,即使偶然想到,也會馬上分析它們的反麵,使自己的思想一直集中在那些不好的假想方麵。
電影《上帝也瘋狂》記錄的是發生在非洲卡拉哈裏地區的一個故事。這是個像沙漠又非沙漠的地區,在荒僻處,生活著一大家黑人。雖然與現代文明隔絕,然而他們的日子卻自足而又快樂。
一天,主人公基從外邊打獵歸來,撿到了一個從天而降的可樂瓶子。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怪物”,它質地堅硬,在太陽下閃閃發光,對著瓶口還能吹出好聽的聲音,他們堅信這是上帝賜給他們的一件不同凡響的禮物。開始時,大人們互相傳遞,愛不釋手,誰都想讓瓶子在自己的手裏多停留一會兒。後來便是孩子,常常因為得不到它而打架,生活因為這樣一個突然降臨的瓶子而不再寧靜了。
往昔平靜而祥和的家,因為這個瓶子,開始變得不再和睦。基決定帶上這個瓶子,走到天邊,把它歸還給上帝……
有價值的東西一定是好東西,但其價值得不到應有的發揮,沒有人認可,甚至起到破壞的作用,也是沒有意義了。與其放在自己手裏,徒增煩惱,還不如義無反顧地將它舍棄。
在漫長的人生歲月中,總會有一些不愉快,總會有一些煩惱。就像人吃五穀雜糧,總會有人生病一樣,沒有人能避開煩惱,或為感情煩,或為工作煩,或為學業煩……煩惱無處不在,不時地侵擾人的心境。它能讓快樂的人變得憂愁、讓鬱悶的人變得憂傷、讓苦惱的人變得更加痛苦。難怪有人歎息:做人真的很辛苦,每天都有一大堆令人煩惱的事,剪不斷理還亂。
當你埋怨煩惱接踵而來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好好地冷靜下來,認真地想想為什麼你會有這些煩惱,然後想辦法去解決它。其實,讓煩惱走開也很簡單,那就是學會拋棄它!
其實,煩惱對我們來說,向來是飄忽的,想到它時它便存在;忽略它時,它便杳無音訊,而忽略煩惱的關鍵是:你必須為自己解套。拋棄過去的煩惱和憂慮,這樣才能盡情地享受現在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