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你都可以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工作那麼努力,老板卻給我那麼少的獎金;我為她付出了那麼多,她怎麼就不知道回報我一點兒呢;小王昨天說的那句話,是針對我的嗎?我有什麼地方對不住他嗎?……諸如此類的話,也許我們也曾經說過。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抱怨自己過得不好,不如別人快樂,因此,他們總是處於一種不開心的狀態。其實,世界上快樂的人,不是擁有得太多,而是計較得很少。不是你的煩惱太多,而是你的胸懷不夠開闊。敞開你的胸懷,你會發現,原來世界這麼的美好!
人們常說:“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一個人隻有懂得包容才能不斷壯大,才能吐故納新,生生不息。
關於人的胸懷,有這麼一個故事:在印度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大師,在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弟子經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不是抱怨別人對他不好,就是抱怨飯菜不合口味。哲學大師為了開導這個鼠肚雞腸、心胸狹窄的弟子,就叫他到市場中去買鹽。鹽買回之後,大師吩咐這個每天都不快活的弟子將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然後喝了。“味道如何?”大師問。這位弟子皺著眉頭說:“鹹得發苦。”大師又叫他抓一把放在缸中,再叫他嚐嚐味道,弟子說:“有一點點鹹。”大師又吩咐年輕人把剩下的鹽都撒進附近的湖裏,然後又叫這位弟子去嚐,這個年輕人捧了一口湖水嚐了嚐,大師問道:“什麼味道?”“好像一點兒鹹味也沒有。”弟子答道。
哲學大師趁機教導這位弟子說:“一個人生活中的不快和痛苦,就像這鹽的鹹味。我們所能感覺和體驗的程度取決於我們將它放在多大的容器裏,所以,當你處於痛苦時,請開闊你的胸懷。”
是的,你的胸懷就是你生活中的容器。當你感覺命運對你不公的時候,當你慨歎世態炎涼的時候,當你對生活感到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當你工作中感到煩惱不順的時候,你就要不斷地放開自己的胸懷。在寬廣的胸懷裏,一切不快和痛苦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在寬廣的胸懷裏,你將會活得很快樂,過得很快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在一次大選中,丘吉爾落選了。他是個名揚四海的政治家,對他來說,落選當然是件極狼狽的事,但他卻極坦然。當時他正在自家的遊泳池裏遊泳,是秘書氣喘籲籲地跑來告訴他:“不好,丘吉爾先生,你落選了。”不料丘吉爾聽了卻爽朗地一笑說:“好極了,這說明我們勝利了,我們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勝利了,難道不值得慶賀嗎?朋友,勞駕,把毛巾遞給我,我該上來了。”丘吉爾是那麼從容,那麼理智,隻說了一句話,就成功地表現了一種極寬容豁達的大政治家的風範。
一個人如果真的擁有了比海洋和天空還要寬闊的胸懷,那他無論遇到什麼難題,都會想得通,都會正確地去對待和處理。以寬宏大度的態度去對待別人,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仁愛無私的境界。
世界由矛盾組成,任何人或事情不會盡善盡美。無論是“患難之交”、“親朋好友”,還是“金玉良緣”、“模範丈夫”,都是相對而言。他們的矛盾、苦惱常被掩飾在成功的光環下,而掩蓋的工具恰恰是寬闊的胸襟。不必羨慕人家,不要苛求自己,常用開闊的眼光看世界,事業、家庭和友誼才能穩固和長久。
同事的批評、朋友的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擊”都不足取,唯有冷靜、忍耐、諒解最重要。相信這句名言:“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