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正要走下玄壇,邊上負責記錄的嚴尊忙大聲問道:“請問仙長高姓大名?”
“青蘿峰下丹元子!”
那人飄然而下,仿佛並未想留下真實姓名,看來卻是個隻愛真理,不圖虛名之人。高人啊!不止李玄有此想法,壇下的評判和聽眾俱被他的風範和一番奇談怪論所折服。
“丹元子?”
這個名字好像聽說過啊!李玄忽地想起,小時跟老師去參觀天文台,看那滿天星空的球幕電影,好像解說員解釋的時候,朗誦了一首《丹元子步天歌》,是教人認識星星的,那可是他少年時代天文愛好的啟蒙,所以記得真切。難道這人就是撰寫那首有名的《步天歌》的丹元子?好像這丹元子的真實姓名,很多曆史學家至今都沒有考證出來呢。如果是他,那也算得是天文史上的一個牛人了,這人一定要想法留住。他當即記了下來,準備論道大會之後,親自去拜訪求賢。
丹元子的一番高論,居然引發了關於宇宙天體的一輪新的論戰高潮。上台的幾個論者,各自引經據典,講述他們心目中的宇宙天體的圖景。其中神創論還是占了大多數,畢竟盤古開天地,或者是太上老君開天辟地的傳說,在當時還是占著主流的地位。
但其中有一個叫林轅的道士,卻提出了一個極為新穎的觀點:
“宇宙之始,乃一顆露珠,含凝水質,從無到有,名之曰道。混摶而成樸,積小而為大,是為混沌。混沌之狀如雞子,漸次而大,未破之時,大隻百裏。其內有水火雷風之澎湃,至於激摶而破矣!破則如一大盎,內之元氣,化生諸氣,升騰鬱結於盎唇,形成天體,日月漸次生成。其下則濁氣下墜,而為丘陵洞穴,積氣萬年,循環往複……”
李玄聽著,心裏卻是極為震驚!這簡直就是“大爆炸宇宙論”啊,那可是天文學最前沿的學說之一啊,共中的激摶而破,膨脹,混沌,而且是萬年為單位的大尺度,這簡直就是現在宇宙學的內容啊!為什麼?為什麼古人能夠產生如此奇妙的聯想,他們連望遠鏡都沒有,怎麼就能如此地先知先覺呢?
李玄的震動實在是難以形容,他終於想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國的古人確實有很多奇思妙想,尤其是道家,或者是煉師,他們經年累月地觀察自然,思考自然的原理,有這種暗合於現代科學的思想產生,也許並不奇怪,隻是後人,也就是二十一世紀的人們,並沒有認真去發掘古代的科學寶庫罷了。
李玄忽然覺得指南道院的前途一片光明,到並不是可以預期的那些煉丹技術,而是這些神奇的,匪夷所思的科學思想,將會引發怎樣的一場革命呢?也許中國古代的科學真的可以從自身內部爆發和突破?
先把大學辦起來再說!有了大學,有了論戰,就一定會產生更多的新思想,新觀點,其結果誰也難以預料!
接下來的一個叫草衣子的道士,所做的演示更是令人舌。他隻不過是把煉師們常用的一種鑒別石英的方法,用來推測光線本身內含五色。但卻令李玄激動的簡直要跳起來!
雲母是煉丹常用的東西,仙人服食雲母方,幾乎每本丹經裏都提到。上品雲母叫做雲英,其實就是石英,仙經裏記載鑒別石英的方法是“向日視之,中有玄色者佳”。而這位草衣子卻別出心裁,他通過使用三角形的石英,發現了石英裏麵的“五色”。
他的演示其實很簡單,將一塊三棱形的石英,對著論戰堂頂上的直射下來的陽光,然後讓人從下麵看,果然可以見到一道彩色的光譜。
他還出示了一幅圖畫,展示給眾人看,上麵是一個三角形,用以代表三棱形的石英,兩道光線從上而上,透過石英變成了直射的線形,再下麵卻是一個“光譜”,上麵畫了“赤、黃、青、白、紫”五種顏色!
他的解說卻是令李玄覺得很搞笑,他說,這個圖證明了石英裏麵含有五色的玄英之象,而這就是瑾瑜之象,合於五德。瑾瑜是傳說中的五色美玉,他隻不過是想通過這個演示,說明石英裏含有五種顏色而已。所以他出示的這圖,便叫《瑾瑜證神寶圖》。
太驚人了,這分明就是一個棱鏡分光實驗啊!牛頓爵士一千多年以後,在劍橋大學做的那個最著名的色散實驗,也就是用三棱鏡對著窗外的陽光,從而發現了混合光的色散現象,繪出了著名的光譜,隻不過那是七色,而唐朝的煉師隻繪了五色。整整一千多年,我們的煉師居然就已經做過這種實驗!李玄心裏簡直是像開了鍋一樣,沸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