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又轉像郭絡羅氏,“安排你妹妹們住在哪裏啊?”
“這個我早就備下了,就住在靜雲軒,地方寬敞又清靜,離咱們姑娘住的地方也近,將來姐妹們走動也方便。這兩天看太太忙,一直沒得空回呢!”
“嗯,很好,多派些人過去伺候。”
“太太放心,裏外的人都和咱們姑娘同例。”
“好,先安排你妹妹們住下。”嬸嬸吩咐完,又轉向我們,“姑娘們且安心住下,其他的事我們再從長計議。”
“讓嬸嬸費心了,在家時就聽娘說,嬸嬸是再和氣還過了,今見了,果然不差,以後少不了要麻煩嬸嬸和大嫂了。”大姐有禮的回著話,絲毫不差。
靜雲軒果然是個好地方,前麵臨著一池好水,在一片花木後麵隱隱的一個院子,到是清新別致。
我和大姐就分居在靜雲軒的東西廂房,好在這靜雲軒也不甚大,姐妹住的很近,就近照應也很稱心。郭絡羅氏又給我們每人配了兩個粗使的小丫頭並兩個打掃的仆婦。見我們都沒帶奶娘上京,怕我們姐妹不習慣,又每人安排了一個從老家來的嬤嬤。一時間,我們跟前服侍的人竟一點也不比家裏少。
分配給我的崔嬤嬤人很是幹淨爽利,而且說話點水不漏,不該說的話一點也不肯多說。我對紅綃使了個眼色,紅綃轉身進了屋,拿出了一塊上好的尺頭,對她說:“嬤嬤,聽說您也是從老家跟來的老人了,這是咱們家鄉的料子,比不上京城的,但是我們姑娘的一點心意,我們跟前的人都年輕,以後姑娘還少不了讓嬤嬤受累呢。”
好紅綃,話說得真是中聽。想那崔嬤嬤在府中不過是個二等仆婦,沒想到我會如此高看她,忙忙的謝了賞。
“嬤嬤忙了一天,也累了。留下她們就行了,您下去休息吧。”我臉帶著倦意對她說,無非是讓她快點離開。
想來她也是明白的,也不過是做做樣子,哪裏就真要她來服待我,行了禮下去了。
我又讓紅綃把那兩個小丫頭帶了進來,到都長的很清秀。其中有個叫路兒的想是年長些,一應問話,都是她回,另一個不過是隨聲應著罷了。
“罷了,我也倦了,綠意,賞她們每人五百錢。路兒留下幫她們收拾一下,另一個就先去吧。”喜的她們忙行禮謝恩。
待那個小丫頭去了,我卻並不急著休息,又拉著路兒聊了一會兒。無非是京城的風土什麼的,過後我又額外賞了她一串錢,她千恩萬謝的出去了。
看來今天還是有收獲的,這靜雲軒原是兩位堂兄入學前讀書居住的地方,難怪這裏雖身處內院,卻如此雅致。現大堂兄身居五品禁衛,不過是個約束世家子弟的閑差,但也算是入了官場。到是這位大嫂子家裏有些家世,父親是正藍旗三品奉國將軍。大堂兄到是因為娶了個好娘子,抬了身份,所以嬸嬸很是高看這位奶奶。又加上她很是會做人,府裏上上下下沒有不服她的。而二堂兄今年也不過十五歲,隻比大姐大一月。今年剛中了舉人,打算從文入仕。還沒訂親,就等著選秀過了,訂一房門當戶對的親事。兩個堂姐妹,二姑娘同華嬪是一母所出,其母早亡,從小在嬸嬸跟前長大。所以,嬸嬸對這位二姑娘很是另眼相看。至於三姑娘則是由四夫人生的。
有些原在家就是知道的,隻不過是怕有忌諱再仔細的聽一遍而已。心裏覺得知道這些也就足夠了,我們不過是過客罷了。
奔波了一天,我也著實累了,梳洗了一番,就聽見嬸嬸那邊已備了家宴,兩位堂姐妹和郭絡羅氏坐陪。大堂兄已成了家世,就不便再入內堂與姐妹同坐了。偏偏二堂兄今兒去赴宴了,也不在,所以宴間不過女人們說了一會閑話也就散了。
次日,雲湘婷湘來看望我們。第三日我們又回拜,就這麼一來一往姐妹們也都熟識了。平時裏大家一起看看花,觀觀魚,日子雖平淡,但不知不覺竟也過了十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