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遊蕩 第一百五十五章 後記(2 / 2)

曆史上的隋煬帝在軍事、政治、文學上的造詣並不輸其他帝王,我之所以把這個人物放在開口,也有一方麵的願意是想要為《說唐》等文學作品中的隋煬帝正名。但是對於這一方麵,我自己回看的時候,也發現自己沒有達到。

所以總體來說,我也不得不承認隋煬帝這個人物的塑造是失敗的。

4、關於楊玄感和李密

楊玄感在文中的存在感並不是很強,他並沒有什麼獨立而特殊的事跡,在形象上也並不是很立體,我隻是注重了他重感情的一方麵來寫。

本來一開始寫出來楊玄感這個人物的本意,是準備靠他和李密在大業六年的時候那場起義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的,但是自己也沒有想到,故事進行到了大業二年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所以我想如果有下一本關於隋唐時期的小說的話,我倒是很願意讓楊玄感成為其中的主角。

同樣的,楊玄感的密友李密也是由於這個願意一直沒有登場,隻有無關緊要的幾個台詞,這也是我之前所沒有想到的,所以前麵所設的許多伏筆,諸如為什麼在楊玄感的家中當門客等等故事,也都沒有辦法繼續展開了。

5、關於蝶然

蝶然是一個活潑機靈的少女,但是經曆了冰瀾和鏡飛對於林姐的反叛,和在二賢莊被單雄忠關押摧殘了五年之後,變得少言寡語起來。

蝶然的形象變化就是我一開始所計劃的形象變化,通過蝶然性格上的變化來暗示她在這些年所受的苦難,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一旦蝶然變得少言寡語了起來,她的形象就已經漸漸淡出了其他人的視野了,這也是古代封建時期中的婦女形象塑造所要麵對的一個共同的問題了。

如果蝶然是在醉春樓裏麵春風得意的形象,那麼鏡飛臨死之前就算是犯了再大的錯誤也是一定要見一見他這個唯一在世的姊姊的,但是蝶然已經變成了那副模樣,就連鏡飛也不願意再給她更大的悲哀了,所以才會選擇了直接走向死亡。

所以蝶然在後期出現的次數很少,因為她已經完全失去了那些她能在前麵所表現出來的一切的特征點。

其實在我看來,蝶然算得上是全書最悲劇的人物。

6、關於鏡飛

之所以最後寫鏡飛是因為我實在是沒有什麼可說的,我覺得我所想要表現的東西都能在鏡飛身上表現出來了。

那種對於複仇的執念,對於朋友和仁愛的理解,對於自己內心世界的懷疑,這些都在鏡飛的身上得到了體現,雖然不是那麼得有衝擊力,但我覺得已經很滿意了。

鏡飛一直在懷疑自己的內心世界,一直在和自己的想打作鬥爭,從他開始學會揣測來的人是要喝茶還是要喝酒開始,他就一直願意去揣測別人的心理想法。但是到了最後,他反而開始揣測自己,懷疑自己的想法,懷疑自己的初衷,他把能改變別人意誌的伶俐口才全部都施加在了自己身上,所以才會導致鏡飛的人生最後幾年如此痛苦。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抑鬱症,但是這也是我想要在鏡飛身上體現出來的悲劇的一種。

雖然最後他坦然赴死,但是這個問題我想他到了最後也不能得到徹底的解決。

整部書的人物形象的總結就到這裏。

書中有很多的聰明人,他們很自負卻絕不自大,這也是這些聰明人的博弈中能讓人顯而易見的可愛的地方。

本來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就計劃寫一出悲劇,但是沒有想到要寫這麼多人的悲劇,在書中,鏡飛是悲劇的,冰瀾是悲劇的,林姐是悲劇的,蝶然是悲劇的,單雄信是悲劇的,甚至連芊芊、蘇憶、莫如、楊玄感、楊廣,都是悲劇的,全書所出現的人物,幾乎沒有一個人得到了善終。隻有天青一個人除外,這也是我想要表現的一點,也是天青所聰明的地方。

總之,這是一篇或者算不上是耽美的耽美,但卻是一個活脫脫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