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遊蕩 第一百五十五章 後記(1 / 2)

文中所取的史料有野史,也有說唐小說,所以除了時間線以外大多不可盡信,畢竟我寫的是小說而不是曆史,而其中很多的事情,比如離間高穎蘇威,還有與楊素宇文述密謀叛亂的事情都有所載,在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也都以唐魏征所修《隋書》為綱,望讀者周知。

本來計劃把故事講到大概江都事變前後楊廣的死亡,但是前麵的矛盾些得太過激烈,根本沒有辦法再給人物十幾年的時間來緩和,度過這段時間了,所以故事進行到了大業元年就隻能在這裏停留了,至於楊廣和瓦崗勇士,還有李世民的後事,隻能留給讀者自己想象了。

很想寫一個後記,因為有些事情是我想到卻沒有交代清楚的,一方麵是自己文字能力有限,另一方麵也是和作品的篇幅有關,有些事情不想再全麵地展開了。隻能在這裏再說一說我的想法。

1、關於冰瀾

冰瀾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但是我覺得一個沒有弱點的人物並不是一個完整的人物,所以我給冰瀾了一個致命的弱點,這個弱點並不是文中所見到的鏡飛,而是冰瀾本人對於友情的態度。

從蝶然、芊芊和蘇憶的事情上也可見一斑,也是為了更加突出冰瀾對於鏡飛的感情之深切,所以才設計了冰瀾冒死去通知鏡飛消息的情節,也是為了能在對比中突出冰瀾的內心世界。

當初之所以設計這個人物,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他能夠人如其名,能夠對待事情像冰中的波瀾,表麵上冷冰冰的,內心裏卻是波濤洶湧,這一點的表現在前麵的鋪墊還算是成功的,但是和鏡飛發生故事以後,卻又不知不覺地在寫冰瀾溫暖的一麵,就連我也一度忘記了當初的設定,認為冰瀾是一個暖心的少年了,所以才會有了他向林姐複仇的時候那一係列決絕的行為,雖然是人物表現上的一個急轉彎,但我認為也是在情理之中,隻不過是擺在明麵上說出來罷了。

他對鏡飛的感情一直都是埋藏在心裏麵的,這也是我想要在這部作品裏麵與其他的耽美文區分出來的一點,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設計,至於這是否算的上是成功,還要留待諸位品評了。

2、關於林姐

林姐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人物之一,但是由於筆者的視角一直都在鏡飛的一方麵,沒有注意對林姐的內心世界的開掘,所以才會讓很多人覺得林姐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派角色。

林姐確實有她反派的一麵,但是這不光是林姐的弱點也是大多數人人性的弱點,隻不過是鏡飛和冰瀾人為地把林姐這一方麵的弱點放大了,也是因為林姐性格的原因,她自身就把自己這一方麵的欲望暴露的很直接,也很血腥。

對於鏡飛來說,林姐的確是一個好的引路人,若是鏡飛一開始就和林姐站在一邊,沒有因為冰瀾而對林姐產生厭惡,那麼這整個故事隻怕會走向另一個極端,當我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準備在最後給林姐一個最終的洗白。

林姐最後選擇死亡是必然的,因為醉春樓是她這一輩子苦心經營的最大的夢想,當一個人失去最後的目標以後,她的選擇就必然會走向極端。所以林姐雖然手段殘忍,但是卻並沒有鏡飛和冰瀾想象中的那麼十惡不赦,作為一個正常的女人,她也有自己的感情,而恰巧這一份感情也正是對於鏡飛的或是出於母性在情感上的關懷。

所以在最後失去了一切的林姐選擇在報複了鏡飛之後走向死亡,雖然文中對於林姐心理的描寫很好,就連她和鏡飛的對話也隻是毫無意義地重複了兩邊,但是在這種毫無意義中,相信讀者也能感受到了林姐的一聲喟歎。

3、關於楊廣

對於楊廣這個人物形象很難把握,所以我總結起來也隻能說是對這個人物不夠關心,並沒有塑造成功,因為他既有曆史身份,又有在文中的身份。

我計劃把楊廣寫成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然後後期登上了帝位以後漸漸變城了一個熱衷於權勢的另一個“林姐”。但是在寫作的過程中為了突出冰瀾和鏡飛的才智,以及他對於鏡飛特殊感情,所以在中期對於楊廣形象的塑造就顯得很薄弱了,似乎隻是像劉邦一樣隻會問冰瀾或者鏡飛“為之奈何”的一個庸碌之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