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節 國內外區域品牌運營的研究現狀(1 / 1)

1.2.1國內區域品牌運營的研究狀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區域品牌運營的研究正受到政府部門及廣大學者的高度關注。

我國對區域品牌運營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對區域品牌運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區域品牌的含義、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區域品牌與產業集群的關係,區域品牌的效應、區域品牌的培育、區域品牌的產權選擇等幾個方麵。

從2000年開始,國內就有了對區域品牌理論的研究。潘坤柔(2000)對以“服裝區域品牌”為某一地區服裝品牌總體形象建立起來的市場信譽等問題作了探討。

關於區域品牌的含義。楊雪蓮(2010)認為有三類:第一類,國家城市或目的地品牌,區域品牌即地理區域名稱,並賦予品牌內涵聯想解釋,如:青島——帆船之都。第二類,基於產業集群基礎上形成的區域品牌,區域品牌即地理區域名稱+集群產品名稱。第三類,傳統產品區域品牌,是以具體的特色產品為依托,將產品的產地和產品結合起來,形成差別特征,區域品牌即產地名稱+產品名稱,如:沾化冬棗、安溪鐵觀音等。

關於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的關係。陳秋紅等(2008)認為:“區域品牌不是區域內的單個企業品牌的簡單疊加,而是區域內相互獨立的企業品牌的有機合成。”

關於區域品牌與產業集群的關係。李卓(2008)認為:“區域品牌與產業集群具有密切的聯係,產業集群的發展提升了區域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成為區域品牌形成的基礎,而區域品牌一旦形成又會成為產業品質和信譽的標誌,有力地推動區域市場擴張和地方產業集群的發展。”

區域品牌的效應。賀曉齡(2008)認為:“區域品牌,其品牌效應表現為區域品牌通過為某個地域的特定產品給予定位,並使這一定位受到廣泛認可,成為一個區域聲譽、質量和曆史文化的綜合體現,成為有價值的地區資源。”

區域品牌的培育。王其中(2009)認為,針對寧波,品牌的創建可以從四個方麵進行:第一,加強品牌意識與品牌經營,為創建區域品牌奠定長效基礎;第二,整合產業集群資源,為創建區域品牌奠定產業基礎;第三,加強科技創新,為創建區域品牌奠定質量基礎;第四,注重市場服務,優化創建區域品牌的工作環境。

區域品牌的產權選擇。劉紅豔(2009)認為:“區域品牌產權可以歸類為政府產權、社團產權和私有產權3類。”

1.2.2國外區域品牌運營的研究狀況區域品牌化研究,最早由美國凱文·萊恩·凱勒等人,在1998年展開。他認為:“像產品和人一樣,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間區域也可以成為品牌,即一座城市可以品牌化。”並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品牌是根據某個特定的地理名稱命名的。品牌的功能就是讓人們認識和了解這個地方並對它產生一些好的聯想。

關於區域品牌的含義。在國外較有代表性的是Rainisto(2001)給出的區域品牌定義,他認為:“區域品牌是一個地區的附加吸引力,塑造區域品牌的核心問題是構建區域品牌識別。”

美國凱文·萊恩·凱勒(2009)教授對原產地和其他地理區域與品牌關係也作了論述,認為:“除了產品的生產商,產品的原產區域或地理區域同樣與品牌有關,並會產生次級品牌聯想。”“消費者能根據自己對不同國家產品品質的認識及不同品牌代表的產品形象,選擇來自不同國家的商品。”“廠商所處的地理位置可以成為品牌名稱的一部分。”

美國凱文·萊恩·凱勒(2009)認為:“由於法律規定產品的原產地必須出現在產品或包裝上,因此,消費者購買產品時,常會產生對原產地的聯想,並由此影響其品牌選擇。在整個營銷過程中,考慮原產地或其他地理區域的作用非常重要。”

美國菲利普·科特勒(2009)等認為:“可以品牌化的對象包括一個有形的物品、一種服務、一家商場、一個人物、一個地方、一個組織,甚至是一個想法。”“威廉斯堡是美國第一個成功的地理品牌,它由約翰·D.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在70年前根據發生於弗吉尼亞的美國獨立戰爭之地創建。”

在這些研究論述中可以看到,區域品牌化在提高產品知名度、培育消費者忠誠度、提高產業集群企業市場競爭力等方麵有著重要作用。

綜合上述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現狀的主要研究觀點,筆者認為:第一,對區域品牌的研究,缺乏對區域品牌運營體係的研究,即區域品牌運營體係應如何構成。第二,區域品牌的研究,缺乏區域品牌與品牌戰略、營銷戰略、商標權、地理標誌等有機的統一。第三,區域品牌的研究,較為缺乏區域品牌運營戰略的研究。第四,就重慶市而言,缺乏結合重慶市產業集群實施區域品牌運營的具體的、整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