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實用口才學的研究對象(1 / 3)

人在現實生活中離不開交往。交往主要借助的媒介是語言。在語言媒介中,口頭語言——口頭上交際使用的語言,又遠比書麵語言使用的頻率高、涉及的範圍廣;既方便,又靈活。因而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掌握它、運用它。能夠很好地掌握運用口頭語言,是一種才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口才。口才不能先天產生,也不能輕易獲得,它有自己的邏輯結構、發展規律。隻有充分認識它、掌握它,才能很好地運用於社會日常交往。因此,建立實用口才的科學體係並對其進行研究,是我們麵臨的一大課題。

一、實用口才的含義

要認識實用口才,先得認識口才。口才,就是口頭語言表達的才能。口才這個詞,遠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時期就已有所見。據孔丘門人所撰的《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稱:“宰予,字子我,魯人,有口才著名。”可見在那個時候人們就已經重視口語表達的才能了。口才有時也寫作“口材”。宋朝王明清《揮塵後錄·十》有載:“周望,字仲弼,蔡州人,有口材,好談兵。”這裏又提出了口才的表現形式——談的問題。談,就是說話或討論,包括了發言、會話、演講、談判、論辯、詢問,以及講課、導遊、主持、審判、推銷、答問、作報告等方麵在內的各種言語交際活動。實用有兩層意思,一是實際使用的,二是有實際使用價值的。就是說,實用口才所要研究的,是口才的實際使用以及它的實際使用價值,即所謂為用而學,學以致用。

由此,我們可以從學科體係的角度,給實用口才下一個較為完善、確切的定義:實用口才,就是人們在一定的社交目的支配下,根據特定的時間、環境,運用準確、恰當的口頭語言表情達意,以取得有實際價值的交際效果的才能。

從這個定義出發,隻有實用的才是我們所要研究的;而非實用的,哪怕再好,也不是我們所要研究的。比如一個人隻能獨自關在一間小屋內,對著牆壁口吐蓮花、妙語如珠,而一到實際場合則鉗口結舌或者信口雌黃,這雖然也是一種口才,但無實用價值,我們不視其為實用口才。

二、實用口才的特點

從實用口才的定義,我們可以歸納出如下特點:

(一)鮮明的目的性

任何行為都有目的。口語表達是在人的思維支配下的行為方式,由於“實用”的驅使,其目的性表現得特別鮮明。

所謂目的性,就是說話者的主觀意圖。俗話說:“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其所揭示的,就是說話者所要表達的目的性。

任何人在開口說話前,其思維總是要有所活動的:能不能說、為什麼要說、說給誰聽、起什麼作用、產生什麼效果、自己將怎樣應對,如此等等。一個思維正常的人,絕不會毫無目的地亂開口。即使是信口雌黃,也是有目的的。而且,實用口才也絕不是口語表達者個人的私事。你不開口則已,隻要一開口,就要影響別人的思維和行為,就會產生社會效果。哪怕別人並未聽清或聽懂,這種影響都是一種客觀存在。魯迅先生在他的小說《肥皂》中寫了這麼一件事:四銘先生上街買肥皂,因過於挑剔,不僅惹得店裏夥計不快,而且另外三個買東西的學生也附和著嘲笑他。其中一個眼睛看著他,說了句洋話——阿爾特膚爾。四銘先生雖聽不懂,但心裏卻堵得慌;回到家裏,忍無可忍,打雞罵狗,憤怒不已,非要兒子給他查那是一句什麼話不可,鬧得全家久久不得安寧。可見一句口語影響之大。

至於平時我們經常聽到的“我是直腸子,有口無心”之類,不過是自己在目的的支配下一時說漏了嘴或產生了始料未及的效果而作的自我開脫罷了。有道是“鑼鼓聽聲,聽話聽音”,隻要你一開口,別人自然會思慮你的目的性。因此,鮮明的目的性正是實用口才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一般情況下,實用口才的目的是單一的。某個時間、某個場合、對某個人,說什麼樣的話,目的相當明確;隻要獲得了期望的效果,目的就達到了。但有時說話者的目的會有非單一性,呈現雙重甚至多重目的的現象。如成語“一箭雙雕”、“一石數鳥”所指的那樣。這又涉及實用口才的技巧性問題,我們將在以後的章節加以細述。

(二)明顯的綜合性

實用口才是一種綜合藝術。這種綜合體現在三個方麵:

1.心與口的綜合

任何一句口語的表達,都離不開心理的支配。實用口才則表現為心理與口語的完美結合,達到言為心聲的境界——有什麼樣的心理,就有什麼樣的口語。《紅樓夢》中的劉姥姥,不過是一個目不識丁的鄉下老婦,卻頗具實用口才。她曾三次進賈府,而三次的口語表達都不同。這就是心理支配的結果。

有時也會出現心口不一、言不由衷的情況,但不能因此而否認心與口統一的原則。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口語表達者出於某種需要而采取的策略。比如你去醫院探視一位身患絕症、行將逝去的病人,你隻能說:“安心養病,很快就會好起來的。”至於那種不動腦筋、口無遮攔的亂說,隻能是沒有與心理結合的生理反應,不能認為是實用口才。

心與口的綜合,還表現在當一個人為著某種交際目的要想開口之時,其心理必然有所活動:該不該開口?怎樣開口?開口會產生什麼效果?隻有經過一番思索之後,才會啟動言辭的閥門,以口將它表達出來。

2.各種能力的綜合

從表麵上看,實用口才似乎隻是一種口語表達的才能,但在事實上,這種才能是人的許多方麵的能力綜合的結果。如思想水平、思維態勢、認識程度、生活閱曆、處世之道、應變應急、知識儲備、天賦稟性、表達技巧等等。一個人會說話,有實用口才,就是說他在這些方麵有積累,積累愈豐厚,反映愈強烈。反之,一個沒有這些積累或積累甚少的人,其口語表達的能力必然低下,是談不上什麼實用口才的。

3.表達方式的綜合

實用口才在運用中,不僅僅是言辭的聲音傳遞,還包括表達者在表達時的情感、神態、動作、音量、語調等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共同傳遞表達者發布的信息。不妨區分一下如下表達:

他怒不可遏地大喝:“把門關上!”

他微笑著叮囑:“把門關上。”

他皺著眉頭不解地說:“把門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