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草原民族都來搶地盤(1 / 2)

讓我們繞過中國本土,來看看瀚海沙漠群上的爭鬥,因為宋朝統治的時期,主動權已經完全不在漢人的手中了。少數民族此起彼伏,紛紛強大,像堆柴禾一樣,總是後來者居上,它們一浪推著一浪,中國一再戰敗,以至於最終亡國。

曆史給我們總結了一條經驗:當中國衰落的時候,北方遊牧民族一定會趁勢強大起來。宋朝的衰落,造就了三個民族的先後強大。

讓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以便可以全麵而詳實地了解大草原的變遷。

匈奴汗國在南北朝時期破滅之後,大草原和瀚海沙漠群地帶成為真空。發源於東北地區的烏桓部落和鮮卑民族諸部落,紛紛侵入。等到這些部落或被吞並,或南下進入中國本土建立王朝帝國後(南北朝時期),柔然汗國乘虛而起。

一百五十四年以後,柔然汗國所屬一個匈奴血統的突厥部落日漸茁壯,建立了突厥汗國,最後消滅了柔然汗國成為大草原的新主人。

柔然汗國雖然消失,但並不代表柔然人消失,他們的殘餘勢力跟匈奴人一樣,采取了西遷的政策,逃到了歐洲,在匈牙利建立了一個汗國,並且一直威脅著拜占庭帝國,直到兩個半世紀之後,才被查理曼大帝所消滅。

突厥人就這樣成了整個大草原的主人,他們的首領頂著大可汗的頭銜,居住在今天鄂爾渾河地區的哈爾哈林附近。公元565年,突厥人又奪取了今天突厥斯坦地區,(塔什幹、布哈拉、撒馬爾罕等廣大地區),因此他們的領土,可以從中國的長城,一直綿延到波斯的邊境。

如果不是遇到了中國的隋唐盛世,突厥汗國很可能會更加的強大,但他們沒有這麼好的運氣,東、西突厥先後被中國所擊敗。

中國擊敗西突厥,也為古代的波斯王朝除了一大禍害,因為在此之前突厥分裂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西突厥可汗的領地從阿爾泰山,一直延伸到鹹海,時刻威脅著波斯帝國的存在。現在他們可以鬆一口氣了。

突厥汗國雖然戰敗,也沒有立即滅亡,還有很多星散的部落,繼續在大草原上繁衍,並隨時準備卷土重來。最終滅亡他們的是原來隸屬於突厥汗國的一個小部落,回紇部落。

回紇部落於公元745年發兵滅掉了突厥的殘餘勢力,統一了大草原,建立了回紇汗國。

公元839年,回紇汗國發生內亂,草原上的一個小部落沙陀部落襲擊了王庭,彰信可汗戰死。

回紇汗國國力大不如前。

公元840年,屈服於回紇汗國百餘年的黠嘎斯部落——古堅昆王國後裔,仍住在古堅昆王國故地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遊。乘著回紇汗國沒落,起兵複仇,同年攻陷回紇汗國王庭。

回紇汗國遂告瓦解。瓦解並不是滅亡,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不一樣,像匈奴人、突厥人、柔然人,包括回紇人,沒有人可以把他們一網打盡。

回紇汗國瓦解後,殘餘勢力分為三支,一支稱為西州回紇,住在新疆吐魯番,一支稱為甘州回紇,住在河西走廊;一支稱為蔥嶺回紇,穿過帕米爾高原進入中亞,遠離中國而去。但不管怎麼樣,回紇人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從此永遠地失去了對瀚海沙漠群的控製權。

黠嘎斯人雖然滅掉了回紇,卻沒有力量控製回紇人留下的廣大領土,大草原又出現了權力真空。

從公元841年一直到916年,五六十年間,居住在蒙古西拉木倫河流域古老的契丹部落開始四處侵略,不斷擴張,終於擊敗了所有的對手,建立了契丹帝國,後來改成遼帝國。

他們同以往的那些野蠻部落不同,最高首領不稱可汗,而直接稱為皇帝。

遼帝國的強大讓宋朝人一籌莫展,隻得委曲求全,連年進貢,奇怪的是,宋朝人並沒有向漢朝、唐朝一樣拿出和親的法寶來對付他們,大約是因為儒家士大夫的反對,或者幹脆是自卑的表現。

但是遼國人的好運也不能長久,大概是因為沒有了像隋唐一樣強盛的中亞領導者吧,草原民族居然一個接著一個地強大到空前絕後的地步,遼國在對宋朝的壓榨和侵略的同時,他的身後,一個叫做女真的部落,越來越強大了。

遼國人中,早就有傳說,“女真人不能過萬,人一過萬,天下無敵。”這些女真人居住在黑龍江流域一帶,長期被遼帝國奴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