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敢反抗就讓你唱《征服》(1 / 1)

成吉思汗鐵木真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物,根據很多的史料記載,他應該是個冷靜、沉著、睿智,胸懷大度,很有長者風度的人。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戰爭中卻往往表現出近乎變態般的殘忍和嗜殺。這本書前麵也講述了一些暴君的劣跡了,和他的所作所為比起來太小巫見大巫了。

鐵木真在攻陷了中亞信奉伊斯蘭教的花刺子模王國後,準備屠殺之前,曾把居民召集到祈禱場,向他們宣布說:“你們必須知道,你們都犯了滔天大罪,所以必須加以懲罰。你們一定會問,我有什麼證據,證明你們的犯罪。我告訴你們,我就是上天的災禍,如果你們沒有犯罪,上天為什麼派我來屠殺你們?”

在這種邏輯支持下,蒙古大軍西征之時,每到一處,必然屠城,屍骸遍地,血流有聲。

屠城是為了讓對手屈服。讓交戰中的對手屈服,讓還未交戰卻一定要交戰的對手聞風喪膽。所以一般情況下在攻城前都會打好招呼,投降就不屠城,不投降就要屠城。

但他們缺德之處在於,不投降他們必然會屠城,但是投降的他們也照殺不誤,而且比前者殺的更順手。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為了保障後方的需要,他們認為,有人留在自己的身後是不安全的,一定要殺光才安心。那個時候的蒙古人仿佛都抱有一種奇異的思想:認為世界上隻有蒙古人是人,別的種族都是受到上天懲罰或詛咒的動物。

這種思想的養成,可能跟他們的生存環境有關,蒙古族自古就是個戰鬥的民族,在他們的部族內部,為了掠奪更多的奴隸、牲畜、良馬、美女和富饒的牧場,為了保持既得利益,部落和部落間,甚至親人與親人間,進行著無休止的戰爭和相互的傾軋與殘殺。

以至於發展到最後,沒人敢在被窩裏安睡,很多人因為擔心自己的腦袋睡覺時會不會和身體分家而失眠。

這些人睡覺都睜著眼睛,握緊刀柄,夢裏都在殺人,一有風吹草動,一躍而起,背上弓箭,加入戰團,就像午夜驚醒的猛獸,絲毫不受夢魘的羈絆,戰鬥力的強悍可想而知了。

正是這種外有強敵壓境,內部互相吞並,無休止的戰爭和殘殺把漠北諸部落人民推進了貧窮,災難和死亡的深淵裏,從而產生了這樣一種客觀的曆史要求:“誰能統一部落,製止掠奪和殘殺,結束混戰和無序的狀態,誰就能贏得人民的擁護,成為全體蒙古人的大汗。”

鐵木真做到了這一點!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鐵木真是半個孤兒,他的父親,在他九歲那年被塔塔爾人的毒酒毒死了。父親死後,孤兒寡母的日子很難過,憑空中冒出很多仇敵。在和這些仇敵周旋中,他一天天長大,始終充滿一種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精神,而且心中有遠大的誌向。

鐵木真是有智慧的,他知道單憑個人力量做不了大事。為此,他時時不間斷地在族人中播下團結的種子。

用金庸先生的話說:結拜安達。翻譯成漢語,大概就是“把兄弟”的意思。郭靖和托雷就是這種關係。

當他的安達隊伍達到一定規模之後,便開始依附當時蒙古部落中最為強大的“克烈部”。他像侍奉親生父親一樣侍奉克烈部的大汗“王罕”,逐漸取得了王罕的信任。

王罕老頭要是真把他當孝順兒子,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鐵木真和王罕的聯合隻是表麵的暫時的,雙方不久就生出怨恨,彼此決裂。公元1203年,雙方爆發大戰,克烈部主力潰退,王罕逃到乃蠻部落,被當地人殺死。

到了這時候,整個大漠草原,除了乃蠻部落,全都在鐵木真的掌握中了。

第二年,鐵木真發動奇襲,滅掉了乃蠻部,贏得了統一蒙古戰爭的最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