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康乾盛世相當威武(1 / 2)

康熙登基的時候年僅八歲,按照順治的遺詔,由四位德高望重的滿族大臣輔政。其中有個叫做鼇拜的,為人跋扈,獨攬大權,專斷朝政。康熙十六歲開始親政,可是鼇拜的勢力已成,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

康熙雖然年輕,但是城府很深,一方麵不動聲色,另一方麵卻趁鼇拜不注意的時候把他擒拿,清除他的黨羽,把他永久拘禁。

從此,康熙才得以親自執掌朝政,可是,權臣剛除,藩亂又起。

剛才說的吳三桂、尚可喜,還有耿仲明的孫子耿精忠造反了。

變亂剛起時,三藩勢力一下子推進到了長江,占據了半個中國,四川、陝西也起兵響應,他們號召漢人聯合起來推翻滿族人的統治。

與此同時,蒙古察哈爾部,也起來反叛,察哈爾人的可汗“布爾尼”是成吉思汗的直係後裔,他崇拜自己的祖先,早就想重現大蒙古國的輝煌,當時如果另外的蒙古部落也揭竿而起,清朝勢必覆滅,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其他的部落拒絕反叛,察哈爾王首先兵敗被殺。

三藩的光芒萬丈隻持續了幾年,就被熄滅。

原因是吳三桂的漢奸招牌太過響亮,不能發出明確的政治號召建立堅強的領導中心,根本得不到天下百姓的支持。

另外他們的對手康熙大帝太強大了,他用豁達大度的胸襟和知人善任的智慧,及時地扭轉了局麵。

混戰九年,三藩全部被撲滅,三藩全族被殺。

接著康熙皇帝出兵克魯倫和與土拉河流域,攻打位於科布多與伊犁河之間的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人的首領葛爾丹在公元1696年兵敗。

公元1689年,康熙大帝,再次為了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向俄羅斯人宣戰。

此時正是俄羅斯帝國拚命向外擴張的時刻,他們控製了西西伯利亞,一步步向太平洋推進,到達了黑龍江南岸,並且在那裏興建了雅克薩城。

康熙大帝覺得俄羅斯人成了懸在自己頭頂上的一把利劍,隨時都會劈下來,所以他毫不遲疑地展開了攻擊。

公元1685年6月,一萬五千名清軍帶著150門火炮和50門迫擊炮轟炸雅克薩城,俄羅斯人不能抵擋,乖乖投降。但是清軍剛剛撤走,他們又跑了回來,雙方又展開大戰。如是好幾次,清朝人有些厭煩了,雙方坐下來談判。

談判的結果是,兩大帝國以石勒喀河與額爾古納河為界。整個黑龍江流域,包括他的北部支流,都歸屬中國。俄國人被阻止在遠離黑龍江兩岸和外興安嶺的地方。

康熙親征之後,基本上采用了適應漢族地區發展水平的封建統治製度,並對滿族奴隸主勢力加以限製。同時還建立了對邊疆各民族地區的統治,從而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的版圖。

當時,全國的耕地麵積超過了明末最高的數字,達到六七百萬頃,人口空前增長,達到三億以上,由於經濟的繁榮和文化自身的發展,清朝前期的思想學術和文學藝術方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年號雍正。

雍正皇帝即位的那年,是清朝入關的第八十年,許多社會矛盾盤根錯節,積累很深。

他登基的時候已經四十五歲,正是年富力強,閱曆豐富的時光,加上他為人剛毅果決,學識廣博,所以,政治上頗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