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必須改掉不善於傾聽的毛病(1 / 3)

說話是一個“係統工程”,並不是嘴巴一開一合那麼簡單,傾聽就是這個“係統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傾聽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說,有人認為,聽還不容易嗎?

不說話就是了。但我們留意一下會發現,有時候讓自己閉嘴並不那麼輕而易舉。

1.傾聽可以起到誇誇其談起不到的作用從人性的本質來看,每個人最關心的都是自己。要使別人喜歡你,那就做一個善於靜聽的人,鼓勵別人多談論自己。

烏頓在紐約的一家百貨商店買了一套衣服。可這套衣服穿上卻很令人失望:上衣褪色,把他的襯衫領子都弄黑了。不得已他又來到該商店,找賣給他衣服的店員,告訴她事情的情形。烏頓想訴說此事的經過,卻被店員打斷了。店員一再聲稱:他們已經賣出了數千套這種服裝,烏頓是第一個來挑剔的人。正在烏頓和店員激烈爭論的時候,另一個店員也加入了,他說所有黑色衣服都要褪一點顏色,並強調這種價錢的衣服就是如此。

當時,烏頓聽到這些,簡直氣得冒火,店員不僅懷疑他的誠實,而且還暗示他買的是便宜貨。烏頓惱怒起來,正要罵他們,正好經理走過來。他懂得他的職責,正是他使烏頓的態度完全改變了。

他先靜靜地聽烏頓講述了事情的經過。當烏頓說完時,店員們又開始插話表明他們的意見。而此時經理卻站在烏頓的立場與他們辯論。他不僅指出烏頓的襯衣領子是明顯地被衣服所汙染,並堅持說,不能使人滿意的東西就不應在店裏出售。他承認自己不知衣服褪色的原因,並請烏頓提出他的要求。

就在幾分鍾前,烏頓還預備要店員留起那套可惡的衣服,但現在卻決定聽取經理的意見……經理建議烏頓再試穿一周,如果到時仍不滿意,就來換,並向烏頓道歉。烏頓非常滿意地走出了該商店,一周後這衣服沒有毛病,烏頓對那商店的信任又完全恢複了。

請不要忘記在與你談話的人,對他自己、他的需要、他的問題,比對你及你的問題要感興趣千倍。正如《讀者文摘》中所說:“許多人之所以請醫生,他們所要的隻不過是一個靜聽者。”

林肯在美國最黑暗的內戰時,寫信給伊利洛斯的一位老友,邀他到華盛頓來,要與他討論一些問題。這位老友應邀前來白宮,林肯同他講了有關黑人的諸多問題。談論數小時後,林肯與老友握手道別,並把他送回伊利洛斯,竟沒有征求他的意見。數個小時的談話中,幾乎所有的話都是林肯在說,那好像是為了舒暢他的心境。談話之後,林肯對老友說談話之後他感到安適。這位老友事後說,當時他隻是一個友善的、同情的靜聽者,他並沒有為林肯做什麼。

做一個靜聽者,那是我們在困難中都需要的,那常是憤怒的顧客所需要的,那也是一些不滿意的雇員、感情受到傷害的朋友所需要的。

為了讓自己成為受人敬愛的人,我們必須培養一種“設身處地”的能力,也就是拋開自己的立場置身於對方立場的能力。隻要能夠體恤對方的心情,同時積極地分享對方的心事,努力維持親密而和諧的關係,並談論些自然生動的話題,我們就能夠成為受歡迎的人。

2.給他人說話的機會

多數的人,要使別人同意他自己的觀點時,都把話說得太多了。尤其是推銷員,常犯這種劃不來的錯誤。盡量讓對方說話吧。他對自己的事業和他的問題了解得比你多。所以向他提出問題吧,讓他告訴你幾件事。

如果你不同意他,也許你很想打斷他。但不要那樣,那樣做很危險。當他有許多話急著說出來的時候,他是不會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聽著,抱著一種開放的心胸。要做到誠懇……讓他充分地說出他的看法。

每個人都重視自己,喜歡談論自己,即使你的好朋友也一樣,他們可不願聽你嘮嘮叨叨地在那兒自吹自擂。

法國一位哲學家曾說過:“如果你想樹立敵人,隻要處處壓過他、超越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得到朋友,你就必須讓朋友超越你。”

這是什麼道理呢?當朋友優於我們,超越我們時,可以給他們一種優越感。但是當我們處在壓過他們,淩駕他們之上時,就會使他們產生自卑而導致嫉妒與不悅。

所以讓我們謙虛地對待周圍的人、事、物。鼓勵別人暢談他們的成就,自己不要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每個人都有相同的需求,都希望別人重視自己、關心自己,為什麼不肯犧牲一點點,讓別人得到愉快的感受呢?

所以如果你希望別人的看法與你一致,達到說服的目的,別忘了給他人說話的機會,使之能暢所欲言,充分地表達出自己的心聲。

3.傾聽可以讓談話的氣氛更活躍人們都喜歡自己說,而不喜歡別人說話,更喜歡談論自己的事情。而且往往在沒有完全了解別人的情況下,對別人盲目下判斷,這樣便造成了人際交往中難以溝通的情況,構成交流的障礙和困難,更有甚者會造成雙方的衝突和矛盾。

卡耐基的名聲遠播到了歐洲,歐洲的有些地方就邀請他去作演講,卡耐基有了一次歐洲之行。

從歐洲回來之後,一天,卡耐基的朋友邀請他參加橋牌晚會。在這個晚會上,隻有卡耐基和另外一位女士不會橋牌,他倆坐在一旁就閑聊上了。

這位婦女知道卡耐基剛從歐洲回來,於是就對卡耐基說:“啊,卡耐基先生,你去歐洲演講,一定到過許多有趣的地方,歐洲有很多風景優美的地方,你能講講嗎?要知道,我小時候就一直夢想著去歐洲旅行,可是到現在我都不能如願。”

卡耐基一聽,就知道這位女士是一位健談的人。他知道,如果讓一位健談的人很久地聽別人說話那就如同受罪,心中定是憋著一口氣,並且不時要打斷你的談話,或者對你的話根本毫無興趣。他明白這位女士想從自己的話中尋找一些契機好幫助她能夠開始自己的談話。

卡耐基剛進晚會時聽朋友介紹過她,知道她剛從南美的阿根廷回來。阿根廷的大草原景色秀麗,到那個國家去旅遊的人都要去看看的,且都有自己的一番感受。

於是他對那位女士說:“是的,歐洲有趣的地方可多了,風景優美的地方更不用說了。

但是我很喜歡打獵,歐洲打獵的地方就隻有一些山,很危險的。就是沒有大草原,要是能在大草原上邊騎馬打獵,邊欣賞秀麗的景色,那多愜意呀……”。

“大草原”,那位女士馬上打斷卡耐基的話,興奮地叫道,“我剛從南美阿根廷的大草原旅遊回來,那真是一個有趣的地方,太好玩了!”

“真的嗎,你一定過得很愉快吧,能不能給我講一講大草原上的風景和動物呢?我和你一樣,也夢想到大草原去的。”

“當然可以,阿根廷的大草原可……”那位女士看到有了一個傾聽者,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她在大草原的旅行經曆。然後在卡耐基的引導下,她又講了布誼諾斯艾利斯的風光和她沿途旅行的國家的風光,甚至到了最後,變成了她對自己這一生去過的美好地方的追憶。

卡耐基在一旁耐心地聽著,不時微笑著點點頭鼓勵她繼續講下去。那位女士講了足足有一個多小時,然後晚會就結束了,她遺憾地對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下次見麵我繼續給你講,還有很多很多呢!謝謝你讓我度過了這樣美好的一個夜晚。”

卡耐基在這一個小時中他隻說了幾句話,然而,那位女士卻向晚會的主人說:“卡耐基真會講話,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我很樂意和他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