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約公元1715~1763年),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學家,小說家。先祖為中原漢人,滿洲正白旗包衣(漢語為家奴、奴隸)出身。素性放達,曾身雜優伶(古代以樂舞諧戲為業的藝人的統稱)而被鑰空房。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家庭,因家庭的衰敗飽嚐人世辛酸,後以堅韌不拔之毅力,曆經多年艱辛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紅樓夢》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認識深刻、藝術手法精湛,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曹雪芹另著有《廢藝齋集稿》,共分八冊,論述問題包括印刻、編織、園林、風箏、烹調、脫胎手藝、印染等。
家世淵源,百年望族
曹家作為滿洲正白旗人(包衣),世代為官。到了曹雪芹的太爺曹璽那輩,已任工部尚書的要職。曹璽還當過“江寧織造”一職。《江南通誌》一書直接寫上了曹璽是滿洲人,“江寧織造:曹璽,滿洲人,康熙二年任”。
曹雪芹的爺爺曹寅還是一名重要作家,著有《楝亭詩鈔》五卷、《詞鈔》一卷,並主持編輯了《全唐詩》,同時留下了幾部戲劇作品。曹家到了曹寅這代,可以說達到了鼎盛。曹寅母親是康熙的乳母,滿語作嬤嬤媽。在滿族中,乳母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說親如生母,又勝於生母,因為她不僅要將皇子養大,而且要從小對他進行教育。據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卷一》記載:康熙己卯(即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夏四月,上南巡回馭,駐蹕於江寧織造曹寅之府。曹世受國恩,與親臣世臣之列。爰奉母孫氏朝謁,上見之,色喜,且勞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賞賚(lài,賞賜)甚渥(wò,厚;重)。會庭中萱花盛開,遂禦書“萱瑞堂”三字以賜。
曹寅與康熙從小關係甚密,又是他的伴讀。他長期在南方任“織造”一職,名義上是掌管宮廷內部的織造事務,而實際上權勢很大。袁枚在所著《隨園詩話》中記下了這樣一件事,“康熙間,曹楝亭為江寧織造,每出,擁八騶(zōu,古代給貴族掌管車馬的人),必攜書一本,觀玩不輟。人問曰:‘公何好學?’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耳目’。”其地位之顯赫可見一斑。康熙在位曾六次南巡,其中四次是曹寅在職出麵接駕,並以其織造府作為皇帝行宮。同時,曹寅還經常上奏江南事,並得到康熙帝的朱批。一次,康熙在其奏折上批道,以後有關地方諸事,“必具密折來奏”。還有一次,康熙得知曹寅得瘧疾,便馬上賜藥,並破例用驛馬星夜送去。所有這些可以看出,曹寅一家與皇家的親密關係。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曹寅病故,其子曹顒、嗣子曹兆頁先後繼任江寧織造。他們祖孫三代四人擔任此職達六十年之久。
名字高雅,家道中落
據說,曹雪芹出生後三天,正是久旱逢喜雨,他的父親曹兆頁很高興,就給他起名為“沾”,這個字取自詩經上的“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穀”,意思是細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豐沛足量,滋潤大地並沾溉四方,讓我們莊稼蓬勃生長。與“久旱逢甘霖”有關。“沾”字也可以與“世沾皇恩”掛上鉤,是感謝皇上的意思。
“雪芹”這兩個字出自蘇軾的詩句:“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獨在;雪芹何時動,春鳩行可膾。”意思是說:泥土裏留有芹菜的根,隻有一寸多長。在這雪地裏,它什麼時候才能發芽生長呢?要等到春天到來,才可與斑鳩肉一起炒著吃呀!而且他的自注:“蜀八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泥芹之泥雖是汙濁,但它“雪芹”卻出汙泥而不染。蘇東坡常以“芹”自比。東坡兄弟詩裏的“雪”,他也多是潔白而有保護之意。因此,曹雪芹就給自己改名為“雪芹”。這就是後來世界文學巨匠曹雪芹名字的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