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其他植物的栽培與養護(五)(2 / 3)

【花與健康】

火棘不但果實美麗,而且具有保健價值。有消積止痢,活血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小兒疳積、崩漏、白帶、產後腹痛。

【擺放居室】

在庭院中作綠籬及基礎種植材料,也可叢植或孤植於草地邊緣或園路轉角處。

栝樓為葫蘆科植物。栝樓的成熟果實,秋季采收,將殼與仁分別曬幹用。屬中醫化痰止咳類藥,有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腸通便的作用,可治療痰熱咳喘、胸痹心痛、肺癰、腸癰、乳癰、腸燥便秘等。

栝樓

【產地分布】

分布於我國北部至長江流域各地。

【形態特征】

多年生攀緣草本,高可達5米以上。根狀莖肥厚,圓柱狀,外皮黃色。莖多分枝,無毛;卷須腋生,細長,頂端2~5裂。葉互生,近圓形或心形,長寬均約7~20厘米,通常5~7掌狀淺裂或中裂,很少深裂,或不分裂而僅有不等大的粗齒,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表麵疏生短伏毛或無毛,頂端急尖或短漸尖,邊緣有疏齒或缺刻狀。雌雄異株;雄花數朵生於長10~20厘米的總花梗上部呈總狀花序,少有單生,苞片倒卵形或寬卵形,長1.5~2厘米,邊緣有齒,花托筒狀,長約3.5厘米;花萼裂片披針形,全緣,長約15毫米,花冠裂片倒卵形,頂端細線狀,雄蕊3,花絲短,有毛,花藥靠合;雌花單生,子房卵形,花柱3裂。果實近球形,熟時橙紅色,光滑;種子多數,扁平。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環境。

【土壤】

深根植物,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沙質壤土為好。

【花期】

花期7~8月,果熟期9~10月。

【施肥】

出苗後要及時除草、追肥,結果期要加強肥水管理。

【溫度】

栝樓在南方可安全越冬。在華北、東北地區在上凍前要培土,防止地下根凍壞,翌年3月下旬開凍將培土扒開,利於出苗。

【繁殖】

有分根繁殖和種子繁殖兩種方法。

分根繁殖:3月中下旬挖取3~5年生斷麵白色新鮮的健壯雌株的老根,分成7~10厘米的小段,穴栽,澆足水,約10餘天出苗,每年結合中耕施追肥2~3次。

種子繁殖:9~10月采收果實,待果皮稍軟,取出種子以草木灰拌種擦去果肉,幹藏過冬;亦可帶果梗懸掛於通風處。冷床育苗在早春進行,將種子尖頭插入土中,常噴水保持苗床濕潤,待種子萌動時開始通氣,床溫控製在22℃左右,約10日後出土,見真葉伸出即可上盆或分栽培育。直播在4月進行,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之地,開穴施足基肥。覆土後點播種子,再蓋厚2厘米泥,約半個月出土,當有真葉2片時每穴留苗1株,待蔓長至50厘米時插引稈。

【病蟲害防治】

栝樓適應性很強,病害發生較少,蟲害主要有蚜蟲、青蟲、黃守瓜、黑守瓜、透翅蛾等,用常規方法防治即可。

金橘

【產地分布】

原產我國南部溫暖地區。

【形態特征】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米,通常無刺,分枝多。葉片披針形至矩圓形,全緣或具不明顯的細鋸齒,表麵深綠色、光亮;背麵表綠色,有散生腺點;葉柄有狹翅,與葉片邊境處有關節。單花或2~3花集生於葉腋,具短柄;花兩性,整齊,白色,芳香;雌蕊生於略升起的花盤上。果矩圓形或卵形,金黃色。果皮肉質而厚,平滑,有許多腺點,有香味。果生食或製作蜜餞,入藥能理氣止咳。

【陽光】

金橘性喜陽光充足的溫暖濕潤氣候,養護時要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若光照不足,環境陰蔽,往往會造成枝葉徒長,開花結果較少。由於金橘夏季喜涼爽氣候,日照強度大宜放在略在遮陰處為好。冬季室溫以不結冰為宜,如室溫過高,植株得不到充分休眠,則翌年生長衰弱,易落花落蕾。

【土壤】

要求排水良好的肥沃、疏鬆的微酸性沙質壤土。

【施肥】

金橘喜肥,盆栽時宜選用腐葉土4份、沙土5份、餅肥1份混合配製的培養土。換盆時,在盆底施入蹄片或腐熟的餅肥作基肥。從新芽萌發開始到開花前為止,可每7~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淺醬渣水,相間澆幾次礬肥水。入夏之後,宜多施一些磷肥,以利孕蕾和結果。結果初期應暫停施肥,待幼果長到約1厘米大小時,可繼續每周施一次液肥直至9月底。

【水分】

金橘喜濕潤但忌積水,盆土過濕容易爛根。因此,生育期間保持盆土適度濕潤為好。春季幹燥多風,需每天向葉麵上噴水一次,增加空氣濕度。夏季每天噴水2~3次,並向地麵噴水。但開花期不要噴水,以防爛花,影響結果。雨季應及時傾倒盆內積水,以免爛根。夏天放室外時,最好用磚將花盆墊起,以利排水。金橘自花期至幼果期對水分的要求較敏感。此時盆土過幹,花梗和果柄易產生離層而脫落;澆水過量,盆土透水性能又差,也易引起落花落果。因此,這時以使盆土保持不幹不濕的半墒狀態為宜。

【繁殖】

金橘播種實生苗後代多變異,品種易退化,結果晚,一般不采用播種繁殖。常用嫁接繁殖。砧木用枸橘、酸橙,可提高抗寒能力,一般采用芽接與枝接。芽接6~9月進行,盆栽常用靠接,第二年萌芽前移植。

【擺放居室】

盆栽金橘四季常青,樹形優美。秋冬季果熟或黃或紅,點綴於綠葉之中,可謂碧葉金丸,觀賞價值極高,是客廳、書房的絕佳擺設花卉。

小堂深靜無人到,滿院春風。惆悵牆東,一樹櫻桃帶雨紅。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語還慵。目暮疏鍾,雙燕歸棲畫閣中。

——馮延巳《采桑子》

櫻桃

【產地分布】

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我國各地多有栽培。

【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果樹。櫻桃成熟時顏色鮮紅,玲瓏剔透,味美形嬌,營養豐富,又有“含桃”的別稱。

【陽光】

為喜光樹種,我國產櫻桃較耐陰,但光照良好,果實成熟期早,著色好。

【土壤】

適宜於肥沃疏鬆、土層深厚的沙質土中栽培。土壤酸堿度,一般pH值為6~7.5。

【花期】

花期春季。春季寒潮與花期重疊時要極其小心嗬護。

【施肥】

開花前追施速效性氮肥為主的肥料,果期追施速效性化肥一次,並配合適量的磷鉀肥料。秋季9~10月落葉前施好基肥,以複壯樹勢,增加植株體內貯藏養分含量。由於櫻桃從開花到果實成熟僅需40餘天,貯藏養分的多寡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果實的大小和品質。因此基肥的施用非常重要,需占全年施肥量的50%~70%,應以有機肥為主,如堆肥、圈肥、雞糞、腐熟豆餅等,並應適量加入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等。

除此以外,在初花期至盛花期相隔10天一次,連續噴兩次0.5%尿素,或600倍磷酸二氫鉀液,或0.3%硼砂液,有助於提高坐果率。

【溫度】

櫻桃抗寒力弱,喜溫暖而潤濕的氣候,適宜在年平均氣溫15~16℃的地方栽培。

【病蟲害防治】

危害櫻桃樹的主要病蟲害有桑白蚧、刺蛾、桃紅頸天牛、蘋果透翅蛾、金緣吉丁蟲、金龜子、梨小食心蟲和炭疽病、櫻桃葉斑病、細菌性穿孔病、流膠病、根頸腐爛病等,應采取綜合措施加以防治。在冬季修剪時,剪除並燒毀病蟲枝,同時在落葉期噴布波美5度石硫合劑一次;在春梢葉片停長前,噴40%樂果12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一次;7~8月噴50%馬拉鬆乳劑1000倍液加65%代森鋅400~500倍液一次。

佛手

【產地分布】

原產中國和印度。

【形態特征】

芸香料柑橘類常綠小喬木,因其果實酷似人的手指而得名。常綠,枝葉灰綠色,嫩枝新葉微帶紫紅,具短硬棘刺,有香氣。單葉互生,柄短,無箭葉,革質。葉橢圓,先端鈍圓,有透明油點,邊緣有波狀鋸齒。花小,單生或簇生於葉腋,有白、紅、紫等色,以白色為多,花冠5瓣,總狀花序。一年可多次開花、結果。果實圓形或卵形,皮皺,鮮黃色,有光澤。先端開裂,似手指狀,張開的稱“開佛手”,卷曲半握狀的稱“拳佛手”。一般春天開花,結的果實稱伏果,先端分裂如指,多為“開佛手”。夏季一般不開花或開花很少,結的果實先端呈半分半合狀。秋天開花,結的果實稱秋果,先端如握拳狀,多為“拳佛手”。白、紫花結的伏果為“開佛手”,秋果為“拳佛手”;紅花結的不管是伏果還是秋果,多為“拳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