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西安市人事行政主管、4歲女孩媽媽:
我家是有家規的,比如:夫妻都要幫忙做家務;每天吃飯、睡覺要有規律;家庭日常開支要有計劃;接人待物要有禮貌;要孝順老人,尊重孩子;晚上睡覺前家長要陪孩子閱讀;大人和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拿別人的東西一定要經別人同意才可以。
河南省平頂山市公司會計、8歲女孩媽媽:
我的小家庭有規定,如孩子三四歲時,規定不能躺在地上撒潑,遇事要學會溝通、講道理;孩子五六歲時,規定可以獨自在樓下玩,但不能離開院子;孩子上學後,規定放學後得先寫完作業再去玩。
2.您的父母有家規嗎?對您的成長有何影響?
有三分之二的家長稱自己的成長受到過家庭教育方法的影響,父母有些不成文、不細致的家規,餘下三分之一的家長沒有感受到家庭教育方法對其的影響,但是不管是否有家庭教育方法,父母的身教對其影響很大。
陝西省西安市人事行政主管、4歲女孩媽媽:
小時候,我爸爸媽媽對我是有一套教育方法的。比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絕不依靠別人;大人說話小孩不能插嘴;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做事情要有計劃,未雨綢繆;做人要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對老人要孝敬。我是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父母的家規讓我學會自立和勤勞,可能因為條件差的原因,我們兄妹幾個都很節約、樸素,同時也因為家規都是老一輩相傳下來,沒有新的改進,我們身上總缺少自信和陽光,對父親總有種畏懼感。
浙江省海寧市小學教師、4歲男孩媽媽:
我和我先生一起回憶過家中的家規,先生家的家規還是比較嚴格的,基本注重小細節方麵的引導。雖然沒有寫成文字,但家規在口頭上是反複念叨的。比如做一件小事,父親就鼓勵兒子:“隻要你認真投入去做,一定能慢慢做好”;比如遇到困難,父親就教導兒子:“辦法總比困難多”;比如父親老講自己的生活智慧“越做越產生智慧”。我們發現這些話對我們的指導意義很大,至少讓我們掌握了一些應對事情、生活中的困難的方法,所以我們也會把這些“爺爺語錄”講給孩子聽,成為指導孩子生活細節的一部分。
上海市著名記者、2歲半男孩媽媽:
我父母是有家規的。比如:(1)尊重長輩、父母、老師;(2)不能撒謊,不許罵人、打人;(3)要多吃主食飯菜,少吃零食;(4)大帶小,兄帶弟,姐帶妹;(5)從小獨立,多動腦子,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等。父母給我們立的家規讓我們從小就學會了獨立,養成了好習慣,讓我們兄妹身心都得到了健康成長。
江蘇省常州市商業管理、8歲男孩媽媽:
我父母沒有家規,我覺得這個家規還可以理解成是一種引導,因為缺乏必要的引導,我在以後的生活中缺乏目標,所以現在身感為人母的重大責任,常以自身作為反麵例子,避免我的問題在孩子身上再次上演。
河南省平頂山市公司會計、8歲女孩媽媽:
父母在我小時候也定了規定,如:不能拿筷子在盤子裏上翻下翻挑肉,不能未經允許翻別人口袋,量入為出、不亂花錢等。這些對我的成長有很大幫助,讓我懂事並理解父母。
湖北省武漢市7歲男孩的全職媽媽:
我們的家規都是在教育過程中不知不覺形成的,也沒有成文的規定,但孩子會自覺遵守。比如:吃飯不看電視;家務勞動分工;飯前不吃零食;不管是誰的錯誤,無論年齡大小,錯的一方必須給對的一方道歉等。
湖北省武漢市7歲男孩的全職媽媽:
我們父母是沒有家規的。父親是法官,很嚴厲,隻要他一個眼神,我們就知道什麼是不能觸犯的。媽媽是農民,沒啥知識,無從談起製定家規,隻是在我們做錯事情的時候,會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
北京市朝陽區廣告公司職員、1歲女孩媽媽:
我的父母對我沒有製定家庭教育方法,但小的時候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爺爺是軍人,對我和表姐要求很嚴格,包括作息、紀律等。那時候我形成了比較好的習慣,但後來沒怎麼堅持下來,可在嚴謹、有條理、守紀律、誠實、禮貌等方麵,我認為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3.您認為現代家庭應該有對孩子實施管教的家規嗎?為什麼?
所有參與調查的家長,都認為現代家庭應該有對孩子實施管教的家規,原因是感覺現在的孩子太沒樣了,應該好好教育,對孩子有一定的約束才能讓其更健康地成長。
浙江省海寧市小學教師、4歲男孩媽媽:
對於現代家庭管教孩子的問題,我的想法是應該製定家規。我看過一些家庭教育方麵的書,特別是奧巴馬講述自己家的家規的書,對我的觸動很大。家規應該是家庭生活中的“精神財富”,對人的影響比較深遠。但是家規要定成什麼樣,要依照自己家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具體分析,商定並履行。
浙江省水利廳公務員、9周歲半雙胞胎兒子媽媽:
我認為現代社會需要有家規。我們小的時候,雖然物質上不富裕,但社會風氣比較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盡管沒有明確的家規,但自然養成了良好的品行;如今,人們功利性強,心態浮躁,孩子從電視節目、網絡中會獲得很多不良信息,所以必須用家規予以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