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小學教師、剛滿1周歲女孩媽媽:
對孩子製定家規是一個非常好的家庭教育方法,目標明確,讓家庭成員共同遵守並維護,有利於促進家庭成員共同進步以及促進家庭的和諧發展,讓家庭更幸福。有了家規,比如父母違反了也要按照規定做出相應的“懲罰”措施,增強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是非觀。其次,有了家規,也有了客觀依據,孩子做錯了不會覺得是大人在用權威壓製他們。總之,我覺得應該用家規來約束和管教孩子。
重慶市萬州區主治醫生、4歲女孩的爸爸:
雖然我家沒有家規,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必要製定一套家規的,這對孩子和家庭都有好處。我愛人是教師,無論是教育孩子還是其他事務,平時都是她說了算,有了家規就可以更加民主一些。
湖北省武漢市7歲男孩的全職媽媽:
應該有。家規會讓孩子有次序感,有正義感,有責任感,還有就是家規不能隻針對孩子,大人也必須遵守,這樣孩子就有了“我是家裏平等的一員”的想法。
北京市朝陽區廣告公司職員、1歲女孩媽媽:
我認為現代家庭有家規挺好的,家規不一定是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對家庭每個成員都應該有要求,教育本身也不是光父母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則,自己就要先遵守規定,才能影響到孩子。
河北省邢台市個體經商、8周歲男孩媽媽:
我認為現代家庭也應該有家規,但要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
江蘇省常州市商業管理、8歲男孩媽媽:
應該有。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雖然此話聽上去過於苛刻,但在小孩子未形成良好的習慣之前,定一些規則是對他的一種引導,養成習慣後也就會自然而然地那麼做了,孩子要管才成才,當然這個家規並不是指那種嚴厲的體罰。
陝西省西安市人事行政主管、4歲女孩媽媽:
我認為,哪個時代的家庭都應該有家規。國家有法律,是為了約束大家;家庭有家規,是為了教育好子女,規範父母的行為。所謂沒有的規矩,無以成方圓!但是家規要根據自身家庭情況而定,要適合家庭需要,要合情合理,不能總是要求孩子,而對大人沒有規定。
河南省平頂山市公司會計、8歲女孩媽媽:
我認為現代家庭應該有合理的對孩子的管教方法,人類是群居動物,不可避免地要相互接觸、相互影響,規矩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融洽。
東子綜述:
本次調查,參與的家長地域廣泛,涵蓋了近20個省市自治區;職業構成繁多,100多人中有20多個職業,公司白領和學校教師占了主流,尤其是教師(含大中小學和幼兒教師)竟然占了全部人數的五分之一,這充分說明“教師”這一群體,更加關注孩子的成長;所受教育程度以大學為主,兼有少量的高學曆和大專以下學曆的家長,這說明現在的家長整體文化素質較高;但是遺憾的是,在100多位參與調查的家長中,孩子父親隻有6位,這也再次驗證了當下“父教”的不足。
正如浙江省海寧市小學教師、4歲男孩媽媽所說,其實製定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應該是一個家庭生活的核心精神,教育孩子不僅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更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家規一般在孩子幼兒期製定,但是也有很多如浙江省水利廳公務員、9周歲半雙胞胎兒子媽媽家的情況一樣,不是一直就有家規,而是發現孩子在行為習慣等方麵的問題之後,意識到應該給孩子明確的管教方法,隨後製定了家規,這樣的家規針對性較強,對孩子的成長更為有利。
即便有家規,如果家長自身行為不端或不能夠以身作則,也形同虛設,而沒有明確的家規,如果家長有好的品行和習慣,也會自然傳給孩子。就比如北京市朝陽區廣告公司職員、1歲女孩的媽媽那樣,雖然父母沒有製定家規,但小的時候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爺爺的好習慣直接影響了她,使她在嚴謹、有條理、守紀律、誠實等方麵獲益匪淺。
所以,管教孩子的方法,不是孩子的“緊箍咒”,也不是霸王條款,而是讓孩子感受到“我是家裏平等的一員”,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一個規則。如湖北省武漢市7歲男孩的全職媽媽所言:對孩子製定家規,這會讓孩子有次序感,有正義感,有責任感,但不能隻針對孩子,大人也必須遵守。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哲人和凡人所講是一個道理:都是說做任何事,都要懂得守規矩。而與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截然相反的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懂得規矩了:耍賴、任性、霸道、自私、貪婪……
因此,我覺得,在家庭裏,要想使家長科學管教孩子,讓孩子守規矩,就得製定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具體到實施的步驟,就是家規。這有利於家庭關係的融洽和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但現代的家庭普遍缺乏家規意識,在家庭生活中,明顯缺少規矩的約束,這不但對家庭建設不利,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很多弊端。
但幸運的是,我們看到了參加調查的這些理性的家長,對家規的認識,都希望對孩子進行合理管教,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培養孩子成才。也因此,我結合了諸多家長的想法出版了這本書,期望能對孩子實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