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感情的事,心說了算(2)(1 / 3)

那天,她在一本時尚雜誌上,讀到一篇寫“剩女”的小文,不禁莞爾:原來,許多“剩女”不是愛無力,而是愛無方。捫心自問,她愛得太單純、太簡單了,至今連一個真正意義的男友都不曾有,難怪常常會碰到別人猜疑的目光——似乎自己生理、心理、性格方麵有難以啟齒的問題,這樣的猜疑,又讓她不自覺地疏遠了一些有可能走近的緣分。

看來,自己也該在尋找真愛的道路上,動一動腦子,施展一點兒小謀略了。

她是何等的聰慧的女子啊,很快便計上心來,並馬上付諸行動——好好地裝扮一下自己的愛情理念、愛情背景和愛情經曆。

她開了一個名為“你不是我的彼岸花”的博客,上麵貼了許多有關江南水鄉的精美圖片,陸續貼出許多以愛情為主題的詩歌和短文,字裏行間抒寫的都是她的愛,清清純純的,有熱烈的渴望,也有淡淡的憂傷,關於相思,關於別離,關於等待……詩意的愛情,似乎一直縈繞著她,讓她始終難以走出那近乎一塵不染的美好的情感世界。

閨密看到她那些詩文,驚訝地問她:“你有那樣賺人眼淚的愛情,我怎麼一點兒也不知道啊?”

她笑語盈盈:“曾經在夢中,或許有一天會在生活裏。”

閨密不解:“你用漂亮的文字虛構一段美妙的愛情經曆,似乎一直在牽掛著一個念念不忘的男友,還會有哪個男人能再走近你啊?”

她自信道:“我想找的男人啊!”

她繼續放飛想象,精心地編織著一個個動人的愛的情節,自己輕盈地行走在那些曼妙的文字中間,像一個令人羨慕的愛情富有者。

很快,但凡讀過她那些詩文的,便很自然地猜想——她肯定經曆過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甚至猜想她的愛情發生的背景、情節和結局,因為從她那些近乎唯美的詩句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她曾經和現在仍愛得那般熱切、執著、苦楚和欣悅,仿佛她仍深深地沉浸在一段美麗的愛情往事之中。

有一位男士好奇地問她:是不是因為無法割舍的曾經,讓她難以徹底敞開心扉?

她半遮半掩:曾經?或許有過,但我更相信最美好的,還在前麵。

由此,那男子斷定——她一定愛過,深深地,一如那些清麗的詩句。

而她,也不做更多的解釋,似乎是默認了那樣的猜想。

有人開始在她博客裏留言,或者不斷地給她發紙條,真誠地勸慰她:不要總是沉浸在美麗的往事當中,而應該勇敢地重新開始,因為對愛那麼認真和執著的她,還那麼聰慧,那麼優雅,縱然錯過了難以忘懷的彼岸花,相信一定還會遇見渴望的此岸情……

對於那些善意的提醒,她一一地致謝,言簡意賅地回複。但唯有那位男士發來的紙條,她一讀再讀,回複時,不由得字斟句酌,有了一種棋逢對手的緊張和興奮。

她很快便知道了那位男士與她同城,因女友出國讀博士,10年的戀愛驟然結束,黯然神傷之餘,他曾一度懷疑世間是否有真愛,短暫的消沉後,他便將全部的精力轉移到事業當中,成了眾人熟悉的“工作狂”。

明明是他愛情受了傷,曾經難以自拔,反倒理智地來勸導她了,她柔柔的心被觸動了——她感受到他善良的心地、他愛的認真與深沉,相信他一定是一個值得信賴的男人。

但她還在矜持著,故意與他爭辯,似乎真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了,他便有些孩子似的認真講了自己的故事,還說自己現在終於明白了:“蒼老的不是年齡,不是心,而是對愛情的勇敢。”

她便逗他:“真的嗎?你能夠用行動證明自己對愛情依然勇敢嗎?”

沉默了三天後,他突然站到她的麵前,將一枚鑽戒戴到她的手指上。十指相扣,兩個人的眸子裏,滿是幸福在洋溢。

婚後,他才驚訝地發現——她的精心杜撰那些令人唏噓不已的愛情經曆,更像一個文藝女青年的“為賦新詞強說愁”,自己當初憐愛她,心疼她,曾花費那麼多心思竭力勸導她,而她卻是什麼都懂得。

她不無得地說意道:“親愛的傻瓜,我當初那樣刻意地將自己裝扮成一個一往情深的純剩女,就是想遇見一個真正懂我的剩男,而上蒼真的讓我們美好地遇見了。”

如今,沉浸在幸福中的她,回望愛情的來路,仍掩飾不住興奮地感慨:贏得幸福的愛情,僅有愛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足夠的智慧。

心靈甘泉

聰明的女子,不僅會在心底編織一個個浪漫無比的愛情故事,還會機智地將故事演繹成美麗的現實。因為心中有愛,所以,願意走長長的路,隻為在生命最華美的時刻,遇見自己最渴望的美好。

愛的理由可以有無數條,但愛的終點,卻都會不約而同地指向幸福。

愛上她的幸福

他是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哲學博士,就職於國內一所著名的大學。剛過35歲,便晉升為教授,成為一名博士研究生導師。熟悉他的人都誇讚他人品好,學問做得好。他開的課,被學生譽為“真正的精品”。他長得也很帥氣,絕對稱得上才貌雙全。還有,他的家境也不錯,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

無疑,像他這樣各方麵都很優秀的男人,身邊的追求者一定是絡繹不絕。其實,在上高中時,就有大膽的女生向他表白愛慕之情;等到了大學以後,向他頻送秋波的女生就更多了。然而,他似乎十分高傲、十分挑剔,他看中的女子居然很少,有兩個產生了些許的好感,但相處了一段時間後,便無疾而終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35歲生日都過了,他仍是校園裏有名的“鑽石王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