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收獲美滿的人生(3)(2 / 2)

就像她筆下的男女主人公一樣,如今,斯蒂芬妮·梅爾已經超越了人們的想象,成為一種另類的文學現象。人們迷戀她的小說,在讚歎她為傳奇愛情故事創造了許多截然不同、超自然、令人興奮、令人心悸的場景時,慧心的人們會發現——梅爾重大的人生轉折是在她31歲那年的春天,是那個神奇的夢,引領她站到了成功之巔,那個春天的夢的確價值連城。

心靈甘泉

因為對愛的渴望始終不曾走遠,因為對美好的向往始終縈繞在心頭,所以,才能邂逅美麗的夢想,才能讓夢想點亮生命,讓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許多偉大的成功,往往開始於某些微不足道的細節。

那些偶然裏藏著什麼

他小時候,看不出有一點兒的繪畫天賦,他甚至對漫畫書也不喜歡,更不喜歡那上麵的文字。整個高中,他幾乎沒有認真上過一堂美術課。

高三下學期,一位新轉到班級裏的男生,說自己不接受父母的意見,準備放棄考醫學係,而轉向美術係,因為成為藝術家才是自己最大的夢想。那位男生眼神裏流露的熱切的向往,令他的心怦然一動——原來,大學裏還有美術係,藝術是那麼迷人。

他也動了考美術係的想法,然而,那需要加考素描、國畫、水彩和書法,自己那近乎為零的基礎,無論如何也是難以考取的。他提出要去拜師學美術,開明的父親居然沒反對,還讓朋友為他引薦了一位名師。

他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拜的第一位看似不起眼的美術老師,居然是大師級的畫家李石樵先生。隻是,實在太遺憾了,他一點兒藝術功底都沒有,在大師的畫室裏學了3個月素描,長進卻不大,高考100分的素描,他隻得了40分。不過,特別不可思議的是,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水彩和國畫,竟得了超高分,尤其是國畫,連考試用的畫筆,他都是臨時借來的。

就這樣,他像父親所說的那樣,迷迷糊糊地考入了文化大學的美術係。

進了大學,他發現自己的藝術根基實在太薄了,若在純藝術領域謀求發展,恐怕將來不會有大的前途。大二那年,他參觀了一次美展後,便毫不猶豫地轉向了美術設計,他學得輕鬆愉快。畢業後,進了廣告公司,他的設計才能被充分地施展出來,贏得了好口碑,也獲得了豐厚的薪水。

後來,他突然萌生了用插畫製作廣告的想法。於是,他自己試著畫了一些,還配上了簡明扼要的文字。沒想到,他竟由此迷戀上了這種插畫,一有閑暇時間,便塗塗抹抹。

偶然的一天,一位同事看到了他無師自通的插畫,竟然有些愛不釋手。不久,同事將他的插畫推薦給《皇冠》雜誌的總編,總編提議讓他給雜誌刊登的作品畫插畫。

他為自己敬佩的司馬中原、廖輝英等名作家畫的作品插畫,得到了他們的肯定,他很欣然。但插畫的稿酬較低,廣告公司的業務又繁忙,他連著3年沒發表一幅插畫。

再次與《皇冠》出版社合作,也是出於偶然,是朋友邀請他給小野先生的書畫插畫。沒想到,這一次,他的插畫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他越發地癡迷於畫插畫了,他認真地研讀每一本書中的插畫,鑽研各種與圖像有關的觀念和知識,起早貪黑地畫插畫,樂此不疲。

1994年,在眾人的一片惋惜聲中,12年遊刃有餘的廣告公司的工作,被他毅然地辭掉了。背著簡單的行囊在歐洲旅遊了一圈,他回到台灣,開始了快樂的SOHO族的生活。

1995年春節過後,他的右腿突然失去了知覺,令他幾乎崩潰的診斷結果出來了——他患了骨髓癌。接下來,便是痛苦不堪的一次次的化療,嘔吐、發燒、昏迷、痛楚、發冷、吐血……身體變得越來越弱,可是麵對親人關切與鼓勵的目光,他學會了堅強,一邊化療、服藥、尋找骨髓配型,一邊尋找自己能做的事情,調節心情。這一回,他選擇了漫畫,一幅幅生動、形象、富有思想的漫畫,寄寓了他關於生活、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