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收獲美滿的人生(4)(1 / 2)

1998年,他的漫畫書開始出版,大受讀者的歡迎。很快,他的漫畫書便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了,從台灣到大陸,再到日本、美國、法國……他的漫畫風靡了世界。10多年間,他的身體漸漸地恢複了健康,他出版了30多本書,有的改編成了電影,有的改編成了舞台劇,有的變成了動畫,有的變成了音樂……

他就是台灣當代著名的藝術大家幾米先生。

回望來路,幾米感慨自己的生命曆程中有著太多的偶然,正是那一個個不經意碰到的偶然,讓他品嚐到了生活的苦辣酸甜,擁有了與眾不同的人生。

心靈甘泉

幾米的人生際遇,形象地告訴世人:就在那些看似尋常的偶然裏麵,其實,往往藏著很多成功的機遇,藏著人生的重大轉機,藏著某些令人驚訝的必然。

花落的時候,也會傷感,但是花的心頭還有花開著。

隻要心裏的花還開著

小時候,家在鄉村,庭院裏有一塊不大的花圃。每年春天,母親都要撒下些不同的花籽,要不了多久,姹紫嫣紅的花朵便爭奇鬥豔地陸續綻開,蝴蝶和蜜蜂也趕來湊熱鬧。遺憾的是,那些美麗、鮮豔的花,最後都要一一地凋謝。看到那些紛紛墜地的幹枯花瓣,多讀了一些唐詩宋詞的我,便多愁善感地為那些短暫的生命惋惜。母親卻說,枝頭的花凋落了沒關係,隻要心裏的花還開著,眼睛裏就還會有美麗的花。

那時,我還不大理解母親話語中的深刻含義。直到那年高考,我才體會到了母親當年那句樸素的話語裏藏著的深刻。

也許是太過於緊張的緣故,第一次參加高考的我,卷子答得一塌糊塗,許多非常簡單的問題都沒答對。我沮喪地回到家裏,羞愧地將自己關進小屋,不願出門見任何人。父親安慰我:“今年沒考好,明年再來,莊稼不收年年種,考砸了一次,也沒啥大不了的。”雖然,父親的話說得有一定道理,可深陷失敗打擊的我,卻一時難以振作起來。我甚至沒出息地拒絕回到補習班裏,不敢再次麵對高考。

對於我有些固執的怯懦,母親卻沒說什麼,隻是默默地幫我收拾那些複習資料,任我逃避地沉浸在幾本小說編織的虛幻世界裏。

深秋的一個午後,母親拉著我坐在花圃前的陽光裏,陪我靜靜地看那幾乎就要凋零殆盡的花圃,望著秋風中那幾朵依依不舍的小花,無奈地一瓣瓣凋落。母親慢慢地對我說:“看到了吧?多麼漂亮的花,最終都是要凋謝的。每一朵花都知道自己早晚要凋落,可是,每一朵花都在心裏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地開,開出自己的美麗。這樣,花的一生,就沒有遺憾了。”

“你怎麼知道花是這麼想的?難道花不為凋落傷感?”高考失利的陰影還在我的心頭。

“我相信,花落的時候,也會傷感,但是花的心頭還有花開著。”母親的目光那樣深邃,仿佛看到了花的靈魂。

“花的心頭還有花在開著?”我若有所悟地打量著枝頭高舉的那些花的種子。

“沒錯,隻要心頭還有開花的願望,就一定會找到開花的土壤,一定會等到開花的季節。如果你的眼睛老是盯著那些凋落的花瓣,你怎麼能夠看到明年的花開呢?難道一次考試沒有考好,你就一蹶不振了?我不相信你的目光會那麼短淺。”母親扔下這些話,便走開了。

望著辛勤的母親微駝的背影,默默地咀嚼著母親剛才的話語,我驀然發覺母親說得真好——隻要心裏的花還開著,就會有無數的花,在眼前開放,在手邊開放。

再次走進考場,我出奇的從容、鎮定。我知道縱然這一次仍是失敗,我依然會懷抱開花的心願,從頭再來。

多年以後,我拿到了博士學位,成為一所大學裏的教師,還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作家。每每有人讚歎我這個出身卑微的農家子弟取得的成績時,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母親,想起母親那句“心裏的花還開著”的箴言。

心靈甘泉

即使你周圍的花都凋落了,隻要你心裏的花還開著,你就仍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花海,仍可以擁有如花的世界。

真正的灑脫,在於不為欲牽,不為物役,隻聽從心靈的召喚。

享受心靈的寧靜

很偶然的一天,他點開了大學同窗好友亞楠的博客,翻閱著那些照片和文字,他驚訝地發現多年音信杳無的亞楠,選擇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種生活方式——年僅45歲的亞楠,居然幹脆辭掉了公職,賦閑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