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愛情像大海——粗淺的人說它是單調的,而高尚的人則可以從中尋到令人歡喜的豐富多彩的現象。
——巴爾紮克
愛情要彼此給予,然後去豐富兩人共享的世界。
——西蒙·波伏娃
名人軼事
一次,蕭伯納的好友帕特裏克·馬奧尼與蕭伯納夫婦談了許多問題。當他們談到名人的愛情糾葛時,馬奧尼問蕭伯納夫人:“您是怎樣與您丈夫那些眾多的女性愛慕者和平共處的?”
蕭伯納夫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一則軼事。她說:“在我們結婚以後不久,有一位女演員拚命追求我丈夫,她威脅說,假如見不到他,她就要自殺,她就會心碎而死的……”
“那麼,她有沒有心碎而死呢?”
“確實如此,她死於心髒病。”蕭伯納打斷了談話插進來說,“不過那是在50年以後了。”
名言
我寧肯為我所愛的人的幸福而千百次地犧牲自己的幸福。
——盧梭
隻有情感才是真實的,是情感在促使我們去追求使我們產生愛情的真正的美。
——盧梭
名人軼事
老舍33歲時已經成名,可一直是單身一人,朋友們便介紹他跟胡挈青認識。最初,大夥沒告訴他倆實情,但連著在一起吃過幾次飯,老舍和胡挈青就猜出了朋友們真正的用意。
有一天,老舍給胡挈青寫了一封信,捅破了那層窗戶紙,並跟她約定:此事以後不再麻煩朋友,可以靠書信來相互了解。胡挈青答應了他。
兩個人開始還都捺得住勁兒,來往信件並不是怎麼頻繁,但過了一段時間,兩個人都覺得要說的話太多太多,每天給對方寫一封信都嫌不夠。愛情就像茂盛的植物,在信紙上業已悄然成長。老舍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讀胡挈青的信,假若那天沒收到信,他便如同丟了魂魄,惶惶不安。
他們的感情在越來越濃,終於開始談論結婚的事情了。胡挈青心靈手巧,愛做新衣裳。幾次約會,老舍都看到她每次穿的衣裳都不同,心裏有點惴惴。終於,出身貧寒之家的老舍給胡挈青去了封信,他說:“——我可沒錢供你,看來,你跟我好,就得犧牲這衣裳。我不能像外國人似的,在外邊把老婆捧得老高,回家就一頓打。我不會欺負你,更不會打你,可我也不會像有些男人那樣,給你提著小傘,讓你挺神氣地在前頭走,我在後頭伺候你。”
老舍認為選擇愛人的標準是:“兩個幫手,彼此幫忙,是上等婚姻。”他說:“美不是一切,太太不是圖畫與雕刻,可以用審美態度去鑒賞。人的美還有品德體格的成分在內。”
名言
沒有愛情,可千萬不要結婚。
——簡·奧斯汀
他知道人需要感情,他知道沒有溫柔與愛的生命,仿佛一個枯燥無味的輪子,轉動時就格格軋軋地響……
——雨果
名人軼事
結婚那一年,黑格爾雖然是一所中學的校長,但那時工資少得可憐,很難維生。更讓他難受的是,就是這點微薄的薪水也已5個月沒領到了。可是,眼看著就要結婚了,黑格爾隻能在心裏暗暗著急。
黑格爾的新娘瑪麗是一位闊家小姐,家裏人希望他嫁給有錢人,可她卻愛上了滿腹才學、日子拮據的黑格爾。
眾人都擔心這樁婚事可能會泡湯,這時瑪麗突然提出要與黑格爾舉辦簡單的婚禮,無論父母意見如何她都要堅持這一點。就這樣,這對有情人終於結為伉儷。
為了讓小日子得以維持,婚後黑格爾記了一本流水賬,把有限的一點薪水計劃著用,使妻子不會因繁瑣的家務而感到煩惱;而妻子也盡力為丈夫創造一個良好的學術研究的環境。一年後,黑格爾寫出了那本著名的《邏輯學》,躋身於哲學大師的行列。
名言
凡是真實的愛,都是充滿著熱情的,其所以那樣的充滿熱情,是因為在想像中始終存在著一個真正的或虛幻的完美的對象。
——盧梭
真誠的愛情的結合是一切結合中最純潔的。
——盧梭
名人軼事
1882年的一天,弗洛伊德下班回到家裏,一個人默默地待在自己房間裏想問題。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弗洛伊德聽到了樓下客廳裏隱隱傳來一位姑娘的笑聲。這笑聲讓他輕鬆不少,也讓他暫時忘卻了被思想困擾的煩悶。弗洛伊德走出房間,來到客廳,此時瑪莎就待在客廳裏,妹妹給他們做了介紹。站在瑪莎麵前,不知為什麼,弗洛伊德臉紅心跳,平時說話十分暢快的他竟然口吃起來。這個姑娘讓他心裏感到無比舒暢。瑪莎對弗洛伊德也早已有所了解,她對他也特別傾慕。那一晚很愉快,兩個人交談得很投機。
弗洛伊德開始了與瑪莎的頻頻約會,兩個的人感情在日日升溫。沒有待多長時間,兩個人都覺得彼此已經離不開對方,於是就訂了婚。
就在兩個人進入熱戀階段的時候,瑪莎一家搬到了漢堡。此時,弗洛伊德已經深深地依戀瑪莎,離開了瑪莎他覺得一切生活全都亂了套。他每天都要給瑪莎寫信,後來開始責備她允許家裏搬家,最後他懷疑瑪莎對他的愛情不像原來那樣純潔深刻。弗洛伊德的無端懷疑令瑪莎很氣憤,她用整個心愛他,而他還在懷疑她用情不專,她委屈、傷心,她給他寫了封信,不客氣地斥責了他一頓……終於,弗洛伊德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寫信給瑪莎表示痛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