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思想隻能憑借蘊含於其中的創造性成分才能被人理解。
——斯坦尼斯拉夫·安德列斯基
名人軼事
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米尼出生於中亞的萊普沙克斯。他對故鄉懷有極其深厚的感情。有一次,他跟隨亞曆山大遠征波斯,當軍隊占領萊普沙克斯時,他急於想拯救他的故鄉,以使它免遭兵災。
於是,他為此進謁國王。可亞曆山大早就知道他的來意,未等他開口便說:“我對天發誓,決不同意你的請求。”
“陛下,我請求您下令毀掉萊普沙克斯!”哲學家大聲回答說。
萊普沙克斯終因一代哲人的智慧幸免於難。
名言
“思考”應當走到眾人前麵去:“願望”不妨留在後麵。
——富蘭克林
探測一個洞的深淺,我們總是先用一根筆直的棍棒探測看得見的世界,我們總是用一種假設:假設事物是簡單的,除非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E.H.岡布裏奇
名人軼事
西班牙繪畫藝術大師畢加索,早年用藍色和淡色的色調畫了許多表現舞台生活和街道生活的作品,這是他早期的藝術成就。後來他又與喬治·布拉克合作,發展創立了立體派藝術——最有影響的現代繪畫藝術之一。晚期,他主要從事現實主義人體畫創作。
有一次在巴黎,他和一位美國士兵談起了繪畫。士兵坦率地告訴畢加索,他不喜歡現代畫,因為它們根本不真實。畢加索聽後沒說什麼。
幾分鍾後,這位士兵拿出他女朋友的照片來給畢加索看。
畢加索拿著照片故作驚訝地說:“天啊,難道她就這麼一點點大嗎?”
名言
人生活在希望之中,舊的希望實現了,或者泯滅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隨之燃燒起來,如果一個人隻是活一天算一天,什麼希望也沒有,他的生命實際上也就停止了。
——莫泊桑
過分重視現實生活的人大都是些市儈,而市儈的特征,就是對理想麻木不仁。
——斯威夫特
名人軼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位曼克羅斯特勳爵在英國陸軍部供職。每當邱吉爾出外巡視時,曼克羅斯特就去首相官邸,在邱吉爾專用的大地圖上標出近階段的作戰形勢,以便邱吉爾回來後,一看地圖就能對局勢一目了然。
一天,曼克羅斯特按慣例把地圖鋪在內閣會議室的地板上,用彩色粉筆在上麵標記。他把帽子朝天擱在身旁,這時,邱吉爾卻出乎意料地回來了。他見有人趴在地上全神貫注地在標注地圖,旁邊還有個底朝天的帽子,便不聲不響地摸出一個便士,穩穩地扔進了曼克羅斯特的帽子裏。
名言
我們可以對求知絕望,但絕不能對判斷絕望。
——阿納托爾·弗朗士
最傑出的思想無人不知。
——塞涅卡
名人軼事
安妮·斯塔爾夫人,法國作家。她熱衷於社會活動,還有著能說會道的口才。
有一次,她參加一位政治家舉辦的晚宴,卻不料與漂亮的雷卡米爾夫人正好坐在一個年輕的紈絝公子的兩旁。整個晚上,這位公子都興奮異常,並得意地對別人說:“現在我正處於智慧和美貌之間。”
“的確不錯,但你一樣也沾不到邊兒。”斯塔爾夫人斜著眼說。
名言
老師的工作是激發學生對人生無限的好奇心。
——埃默裏·理查德
初期研究的障礙,乃在於缺乏研究方法。
——巴甫洛夫
名人軼事
以武力著稱的拿破侖是個相當有頭腦有思想的人,他十分重視科學,並為之積蓄智力資源。他相當重視教師和學者的作用,尊重教育本身的客觀規律,對於在大革命處於生死關頭創建起來並發揮重大作用的巴黎理工學校,他更有著特殊的感情。
1804年12月2日,拿破侖稱帝,第二天他就在戰神廣場上親授理工學校一麵旗幟,上麵寫道:
“為了祖國的科學和榮譽!”
當時的領旗人——學校首屆畢業生阿拉戈,後來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1814年,俄、奧、普聯軍兵臨巴黎城下,理工學校學生要求參戰。麵臨滅頂之災的拿破侖卻說:
“我不願為取金蛋而殺掉我的老母雞!”
後來,這句名言被刻在巴黎理工學校梯形大教室的天花板正中心,一直激勵著人們要不斷地學習。
名言
智慧不怕無知,不怕疑惑,不怕勤奮,不怕探討,怕的隻是:確認什麼是它所知道的,什麼是它不知道的。
——列夫·托爾斯泰
聰明不在於知道應該做什麼,而在於知道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列夫·托爾斯泰
名人軼事
曾國藩帶領湘軍圍剿太平天國之時,清廷對其懷著一種極為複雜的態度:不用這個人吧,太平天國聲勢浩大,無人能敵;用吧,則一是漢人手握重兵,二是曾國藩的湘軍是他一手建立的子弟兵,又怕對朝廷形成威脅。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朝廷對曾國藩的任用上經常是用他辦事,不給他高位實權。苦惱的曾國藩急需朝中重臣為自己撐腰說話,以消除清廷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