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俄國正遭遇著經濟危機。大批的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湧向伏爾加河沿岸城鎮尋找生存的機會,高爾基就浮動在這潮湧般的人群中。他一麵做工謀生,一麵認真刻苦地讀書。他沒有像其他流浪者那樣放棄自己。由於已經讀過很多嚴肅的書籍,受到許多偉大作家作品的熏陶,所以,他並沒有被艱苦的勞作和卑下的生活陷落,而是樹立起遠大的理想。正在這個理想的驅動下,使他度過了思想和人生的黑暗,磨煉出百折不撓的品質,成為世界著名的大作家。
正如列寧所說:“自然界不會滿足人,人決心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動改變自然。”馬克思也曾說:“曆史不過是有目的的人的活動。”
名言
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恒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當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
——愛迪生
一個人隻有在實踐中運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
——塞涅卡
名人軼事
一個愛說廢話而不愛用功的青年,整天纏著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問這問那。一次,他突然異想天開要愛因斯坦公開他成功的秘訣。愛因斯坦想了想,便寫了一個公式給他:A=Z+Y+Z。愛因斯坦解釋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
“Z代表什麼?”青年迫不及待地問。
“代表少說廢話。”愛因斯坦說。
名言
沒有例外就沒有常規,但例外也不破壞常規。
——塞涅卡
如果你在自己的作品中看不出缺點,可到旁人的作品當中尋找,從他人的錯誤中得益。
——達·芬奇
名人軼事
惠特曼的經曆一直非常艱苦。
他隻讀過小學,13歲就開始自立謀生,他從事過各種各樣的底層工作。但是,打開始工作那年起,惠特曼就執著地寫詩,直到生命結束,他依然沒放下手中的筆。就在《草葉集》出版時,惠特曼還是個印刷廠的臨時工,年齡已隻有36歲,但已經一頭白發,看上去像個老人。
1855年,第一版的《草葉集》總共94頁,收錄了惠特曼多年積攢的12首詩,由惠特曼自己排版、自己印刷、自己發行。書出版後的第一星期,一本也沒有賣掉。但初版本畢竟使惠特曼獲得了一個知音,那就是美國著名的散文家愛默生。愛默生讀完惠特曼贈送給他的這本詩集後,非常肯定地寫信告訴他:“你處在偉大的經曆的開端,我祝福你。”
第二年,惠特曼鼓足勇氣,將《草葉集》初版增訂後,出了第二版。第二版也僅僅賣掉了11本,但帶給他的不是榮譽,而是暴風驟雨般的責難。不僅世人不接受它,連惠特曼的母親和弟弟也不喜歡。他母親將兒子的詩斥之為“泥巴”,弟弟看了幾行就扔到一邊。更可怕的是,把持文壇的批評家們,把惠特曼比喻成“不懂詩的蠢豬”。麵對責難,惠特曼毫不畏懼,他說:“我相信有一天,人們會重新看它,並為它的存在而感到驕傲。”
名言
被同一塊石絆倒兩次是一種恥辱。
——西塞羅
智慧是經驗的女兒。
——達·芬奇
名人軼事
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S.格拉肖關於他的成功有過這樣一段自白:
“我選修過音樂、東亞曆史、法學、文學和電焊工。一般人隻是進了研究生院才專心攻讀本科的。這種通才教育對學生幫助很大。”
當記者問到他:“學許多其他的科目對搞物理有幫助嗎?”格拉肖回答說:“我想是有的。往往許多物理問題的解答並不在物理範圍之內,涉獵多方麵的學問可以提供開闊的思路,這可以幫助提高想像力……對世界或人類活動中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就越有助於抽象思維。”
名言
希望是受苦受難者的唯一藥方。
——莎士比亞
我從不關心到達,使我發生興趣的是路,隻要它是在我選擇的方向裏。
——羅曼·羅蘭
名人軼事
羅曼·羅蘭於1866年1月29日誕生在法國。“我是從哪裏來的?現在我被囚禁在何處?”小羅曼·羅蘭這最初的生命發問從稍一懂事起就開始,也幾乎伴隨著他日後整個的人生旅程。並且他以自己獨特的精神尋覓著自己的生命之路。
在羅曼·羅蘭的生命旅程中,最熱愛的是創作,這對於追求個性和自由的羅曼·羅蘭來說,也是一種精神自救的武器。《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成功,更使他榮膺了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在他看來,生命的追求不是獲得成功,而是為了獲得生命的答案和生活的信心。他未滿足於任何他所達到的高度,反而更加孜孜不倦地探索,因為他隻關心自己所選擇的路,而這條路充滿了對生命的思考和追問。
名言
天才一定是誕生出來的,它永遠不能被教導出來。
——德萊敦
天才隻有在臣服於理智時才顯得偉大。
——科爾頓
何謂真正的天才?有能力判斷不確定的、有害的和矛盾的情況的,就是真正的天才。
——邱吉爾
隨著年齡的增長,使我們懂得能力是有極限的。
——弗路德
名人軼事
1929年夏,錢鍾書高中畢業,報考當時的全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就在入學考試時,錢鍾書拿到數學試卷,一道道阿拉伯數字的數學題看起來像天書似的,他幾乎都不會做,但實在是迫不得已,就硬著頭皮做了幾道題,也不知對錯。
發榜的時候,錢鍾書看到自己的數學隻考了15分。而按照清華大學的招生規定,隻要有一門課程不及格,就不予錄取。他的數學考得這麼差,應當說一點希望都沒有。可是他的國文和英文成績都是滿分,當時的校長羅家倫看到錢鍾書的英文、中文成績俱佳,高出一般考生一大截,就決定打破常規,破格錄取。羅家倫的一次破例,成就了學貫中西的一代學儒。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