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頂級老板以領袖的心態經商(5)(1 / 3)

1998年12月,貝索斯宣布讓出一部分網頁空間,讓出版商做新書促銷廣告。互相利用網頁空間做廣告,這是網絡上常見的事,可貝索斯的舉動,卻引來顧客的強烈不滿。各種電子郵件,帶著顧客的不滿和批評,急風驟雨般地飛來。人們擔心,一直堅持高標準選書的亞馬遜會受到金錢的汙染。

貝索斯震動了!第二天,他馬上宣布改正;同時,他向顧客宣布,將實行所有新書不滿意則退款的政策。他大聲地向顧客保證,不管書籍是否被損壞了,甚至是個別讀者故意撕破幾頁,或者你覺得內容不滿意,都可以獲得全額退款。

這種獨一無二的決策,這種獨一無二的做法,隻有貝索斯敢做。

他曾經說,在網絡上,如果一個顧客覺得受到了冷落,那他告訴的就不會隻是5個人,而會是5000個人。

貝索斯的亞馬遜網上書店,擁有顧客已達1310萬人,終於擊敗了美國最大的巴諾書店——它有著120多年曆史和1000多家連鎖店。

貝索斯投身於新興企業的決策,結出了美麗的果實:

亞馬遜網上書店的市值,達到了300億美元,遠遠地超過美國原來最大的兩個書店——巴諾和博德斯書店的市值總和。

1997年5月,亞馬遜股票以每股9美元的價格上市,到1998年11月底,競漲到209美元,足足漲了23倍。美國《財富》雜誌說,貝索斯的財富可以買下整個冰島,因為整個冰島的國民生產總值也不及貝索斯。他還可以用剩下的錢再買12架波音飛機。

1999年12月,全球最大的互聯網書店創始人、亞馬遜網上書店的創始人、現任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由於革命性地改變了全球消費者購買方式而登上美國《時代》周刊本年度封麵人物。

一頂頂桂冠向貝索斯飛來,電子商務教父、電子商務第一人和網絡拓荒英雄等。

如今的貝索斯,已成為世界名人,可他依舊穿著一身哢嘰布衣服和一雙咖啡色的橡膠底鞋子,奔進奔出忙得正歡。他37歲就可以說,我沒有失去那個大好時機,我沒有後悔!

幸運在自己手上

人們愛談幸運一詞,但幸運到底在哪裏?根據李嘉誠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答案:幸運之手不在上帝,而在自己手上。

提起超人二字,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可以說無人不知,家喻戶曉,在香港更是譽滿香江。

在香港流傳著一則這樣的軼聞:

某先生看了李嘉誠收購和黃的文章,拍案叫絕,寫下一副不算工整的對聯:

高人高手高招

超人超智超福

某先生是否確有其人其事,難於考證,但這至少代表一種輿論傾向。不少人在承認李嘉誠高人之術,超人之智的同時,莫不羨慕他的幸運。

李嘉誠的幸運,似乎不止收購和黃這一樁。他與彙豐合夥重建華人行,1980年,他被委任為彙豐銀行董事,成為繼包氏之後的第二位華人董事;他得到地鐵公司主席唐信的垂青,獲得車站上蓋的發展權;他將長江上市,適逢股市牛市大好時機;他經營塑膠花時,無人擔保,就可獲得大客戶的全額訂金。

鴻碩先生曾專門探討過李嘉誠的幸運,頗令人折服。他在《巨富與世家》一書中提到:

“1979年10月29日的《時代周刊》說李氏是‘天之驕子’,這話含有說李氏有今天的成就多蒙幸運之神眷顧的意思。

英國人也有句話:‘一盎司的幸運勝過一磅的智慧’。從李氏的體驗,究竟幸運(或機會)與智慧(及眼光)對你的成就孰輕孰重呢?”

李嘉誠不是一個天生的幸運兒,他所經曆的憂患與磨難,是今天的年輕人所難以想像的,如果說上帝不公,再沒有誰受到的不公比李嘉誠更嚴重了。李嘉誠異於常人之處,不是他所受到的苦難,而是他在苦難之中的頑強奮鬥,這是他成就其偉大事業的根本原因。

1981年,李嘉誠在談到自己走向成功的因素時說:

在20歲前,事業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至30歲之間,事業已有些小基礎,那10年的成功,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奮得來;之後,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到現在,運氣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1986年,李嘉誠繼續闡述他的觀點:

對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國人多會自謙那是幸運,絕少有人說那是由勤奮及有計劃地工作得來。我覺得成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完全是靠勤奮工作,不斷奮鬥取得成果;第二個階段,雖然有少許幸運存在,但也不會很多;現在呢?當然也要靠運氣,但如果沒有個人條件,運氣來了也會跑去的。

鴻碩先生分析道:

李先生說早期的勤奮,正是他儲蓄資本的階段,這也就是西方人士稱為“第一桶金”的觀念。

不過,在香港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每星期工作7天的人大概也有10萬人,為什麼他們勤奮地工作了數十年還沒有出人頭地呢?

由此可見,李先生說勤奮是成功的基礎仍是自謙之詞,幸運也隻是一般人的錯覺。從李氏成功的過程看,他有眼光判別機會,然後持之以恒,而他看到機會就是一般人說的幸運。許多人隻有平淡的一生,可能就是不能判別機會,或看到機會而畏縮不前,或當機會來臨時缺少了“第一桶金”。也有人在機會來臨時,因為斤斤計較目前的少許得失,把好事變成壞事,坐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