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之前,秦之初就對自己隨身的物品、衣物進行了清理,把所有有可能引起誤解的東西,全部留在了豫州會館或者交給了李玉玲暫時保管,故而不管提學大人把話說的多麼嚴重,都不會影響到秦之初。他朝著掣簽官的方向張望著,不知提學大人會抽到一個什麼號碼。
工夫不大,隋文昌滿臉笑容的走了過來,“本官這次運氣不錯,抽到了三號,咱們豫州籍的舉人第三個進場。這還是近百年來,抽到的最好一個號碼,這可是好兆頭呀。”
第一個進場的是應天府的舉人。大周王朝的兩京一為順天府,也就是秦之初現在所在的位置,壯麗雄闊,傲立北方,二為應天府,在江南,緊鄰大江,乃膏腴之地,魚米之鄉,富庶非常。
兩京的經學提舉司的行政長官不叫提督學政,他們是由朝廷委派的禦使出任,官名為提學禦史。那應天府的提學禦史抽了一個上上簽,他比隋文昌還要興奮,興高采烈把本府的舉人帶到了轅門外,把自己抽到的簽牌交給守在轅門外的禦林軍士兵手中,禦林軍的士兵驗過簽牌之後,就讓應天府的舉人們排好隊,依序進場。
站在廣場上的舉人們都緊張地看著,尤其是那些暗中弄了夾帶的舉人,更是緊張,第一批進入貢院的舉人們的搜身結果,將決定著他們是否還要把夾帶帶進去。
工夫不大,貢院裏麵突然傳來一陣殺豬般的叫聲,“你們不能把我趕出去,我爹乃是應天府通判,你們把我趕出去,我爹會殺了你們的。”
唰的一聲,眾舉人齊刷刷地看向了貢院的大門,隻見兩個禦林軍士兵像是拖死豬一樣,把一名舉人拖了出來,在他們身後還跟著兩個禦林軍士兵,一個手提皮鞭,一個拿著枷鎖。
禦林軍士兵不由分說的把這名舉人捆在了轅門旁邊的兩根杆子的中間,手提皮鞭的那位禦林軍士兵朗聲道:“剛才在搜身的時候,從他的身上搜出了夾帶。朝廷法度,發現夾帶者,鞭十五,枷首示眾十日,革除功名。”
說著,那禦林軍士兵一抖鞭子,用了十成的力氣抽在了那夾帶的書生的背上。那舉人吃痛之下,大聲喊道:“我爹是應天府通判,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行刑的禦林軍士兵置若罔聞,一絲不苟的抽打了那舉人十五鞭子,打得他皮開肉綻,昏了過去。行完刑之後,拿著枷鎖的那位禦林軍士兵上前,給他披枷帶鎖。捆著舉人的繩子一解開,那舉人就癱軟在地上,枷鎖隔著他生疼,生生的疼醒過來,隻能發出殺豬般的慘叫聲,連動都動不了了。
守在轅門外的應天府提學禦使差點氣暈過去,今年禮闈應天府可丟了大人,不但他麵上無光,就連他的同事,應天府的通判也出了大名,他的仕途也到頭了。
看著這位自稱老爹是正六品官的舉人,眾舉人心有戚戚焉,絕大部分舉人都是平民出身,家中並無權勢,和這受刑的舉人根本就沒法比,連他都受到如此待遇,那些搞了夾帶的舉人們全都不約而同地打了一個寒戰,連忙把自己的夾帶,什麼小抄、蠟丸之類的,統統丟到了地上,用腳踢的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