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一個成年人的成長個案(2 / 2)

我喜歡自己寫的這一段話:“對我來說,做一個母親是一個艱難和溫暖的成長過程。母親是在孩子之後出生的,孩子降臨了,一個母親才開始成長。這是一個漫長的化學反應,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我和孩子一起編織我們彼此交錯的命運和曆史,他走向成人世界,而我走向一個女人生命的深處。

“他為我開啟了一扇幽秘的山門,並成為我生命中一條縱深的道路,沿著他,我溯遊而上,抵達了女人最深的源泉,發掘了自己的母性、生命的悸動、人性的幽深。一路走來,所有的艱險和寶藏,都是過去的我根本不能想象的。人不可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如果我沒有孩子,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損失了什麼,有了他,我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麼。他是生命給我的過於慷慨的饋贈,每思及此,我都會感激得流下淚來。

“這個世界充滿成人的聲音,他們炫耀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和成果,好像畫師誇耀自己的作品。殊不知,不是畫家運用顏料決定了畫作,而是這個世界的色彩決定了畫師。孩子們塑造了一個個母親和父親,如此偉大的勞作卻默默無聞。我在這裏要記錄和紀念的,是我畢生最重要的成長史:我被孩子雕刻的過程。這個過程刻骨銘心,彌足珍貴。”

年過三十,還能自覺地成長,是一種幸福。我見過很多20出頭就高度成熟的人,他們努力工作、拚命追求、大踏步地勇往直前,具有我相當欣賞和向往的勇氣和力量,但他們中的一部分,從不問前進的方向、不追問意義、不關心任何終極的存在,他們隻向人最多的地方衝,將最多人在搶的東西搶到手。絕不浪費時間稍作停留,照顧一下自己的靈魂、反觀自己的心,甚至沒空檢點一下戰利品。他們有他們存在的方式,隻是我不願意成為這樣的人。

具體到與孩子相處的問題上,我見過公然教孩子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母親,在大街上一邊聲如洪鍾嗬斥孩子、一邊吐痰的母親,逼著孩子現在吃苦上苦將來做人上人的母親,埋頭苦讀“我送兒子上哈佛”和“天才兒子學習經”然後在自家試驗田裏耕耘不息的母親,為了給孩子搶時間而插隊、闖紅燈的母親以及當著孩子的麵上演格鬥的夫妻。她們總讓我心驚肉跳。

有太多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尚需成長,卻被上蒼和社會賦予了培育和監護孩子成長的特權。人真是一種不完美的動物,因為十三歲就能生孩子,卻三十歲未必真成熟。這大概能解釋世間很多問題。

當然,人生是忙碌的,女人尤其如此。工作、家務,為父母預定醫院,接送孩子上學習班,這些已經夠忙的了,剩下一點時間,逛街、購物、做美容,還有閑心來管什麼自我成長?

可是,就算隻是為了孩子好,在檢查完他的作業本和試卷後,哪怕花一秒鍾時間,抬頭看看他的表情,不行嗎?再花一秒鍾時間,默想一下孩子的心靈,不行嗎?要知道,這個心靈,直接通到母親自己的心靈。

所以,真正的可怕是,不成熟的成年人,卻可以以成年人的名義或借口,堂而皇之地拒絕心的成長,心還沒長飽滿,已遍布皺紋,溝溝壑壑填滿蒙昧、懵懂、世故和隨波逐流,以至於一生都與成熟無緣,並且成功地成為孩子成長和成熟道路上的絆腳石。

成年人為什麼要羞於成長呢?少年得誌功成名就者,每每在一個突如其來的倒栽蔥跟頭後,才第一次開始成長。又有多少成年人是通過離婚開始反思和自我成長的?托爾斯泰八十出走,是因為他還有困惑和困擾,還需要成長,而他身邊的人,都已經停止生長。一棵樹長大了,要漫出培養皿去。

成熟是需要用一生完成的功課,它是動態而非僵死的,漸行漸遠,愈走愈高。也許所有的人,都應該知道自己需要成長、正在成長,並且能夠持續成長,就這樣一直成長下去。媽媽在成長,我在成長,並祝福世間所有的人,能趕在死去之前,成熟。

謝謝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