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現有70人。其中教授73人,副教授202人,講師278人。
本科專業設置
電力係統及其自動化、熱能工程、工業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及應用、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機械設計及製造、環境工程
大連理工大學
學校概況
大連理工大學創建於949年4月日,原名為大連工學院。988年改名為大連理工大學。是國家教委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座落在遼東半島風景秀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校舍建築麵積萬平方米。
本校現有專任教師822人。其中教授270人,副教授680人,講師80人。
國家重點專業
計算力學、機械製造、海岸工程學、精細化工
東北大學
學校概況
東北大學位於遼寧省沈陽市。校本部南濱渾河,北畔南湖,學校占地麵積98萬平方米(3000畝),建築麵積7萬平方米。
東北大學始建於923年4月。928年8月,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兼任校長。949年3月,在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理工學院(部分)的基礎上成立了沈陽工學院,90年8月,定名為東北工學院。960年被列為全國6所重點大學之一,是國務院首批批準有權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大學。986年進入全國33所試辦研究生院學校的行列,996年0月正式成立研究生院。993年3月8日,經國家教委批準,東北工學院複名東北大學,張學良先生親自提寫校名,並出任名譽校長、校董會名譽出席。996年,經國家計委、國家教委、財政部批準,東北大學首批進入國家重點建設的“2工程”。
黨和國家對東北大學的建設與發展十分重視,許多領導同誌曾先後來校視察。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副總理李嵐清先後為學校題詞。
東北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國家重點大學。學校現設有理學院、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材料與冶金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文法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黃金學院、外語係;還沒有遼寧分校、秦皇島分校、成人教育學院、冶金部東北大學繼續教育中心。學校共設有46個專業,有3個學科有權授予碩士學位,23個學科有權授予博士學位。學校有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個,冶金部開放實驗室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部級重點學科9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博士後流動站個。“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東北地區節點設在東北大學。
學校現有教師90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706人,講師6人。在87位博士導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7名,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名,澳大利亞工程科學院院士名。現在校各類學生206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266人,外國留學生72人,建校70多年來,東北大學為國家培養各類專業人才萬餘人。
學校現有28個科學研究所,78個實驗室和個教學、科研服務的實驗中心。學校圖書館建築麵積2826平方米,藏書6萬冊,有各種語言的期刊雜誌2779種。東北大學出版社每年出版各種學術專著、教材及其它圖書近200種。
東北大學堅持麵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不斷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形成了教學與科研並重的兩個中心。近十幾年來,東北大學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達906項,累計科研經費3億多元,其中90項獲國際、國家和省市級獎勵。9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發明獎等級和數量綜合排序,東北大學名列全國高校第五名、第六名。“八五”期間,東北大學主力國際學術會議2次,國內學術會議0餘次,編寫出版專著、教材39部,發表論文7000餘篇,其中被國際三大檢索係統收錄49篇,被《EI》收錄79篇。
東北大學的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先後建立了校辦高新技術企業二十多家,與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創辦合資企業幾十家,科技產業年產值已突破億元。東北大學科學園已成為冶金行業、遼沈地區高新技術的輻射源。占地麵積80畝,總投資億元的東北大學軟件區,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的軟件生產基地。
近年來,東北大學的國際交流不斷擴大,已先後同美國、日本、英國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0多所大學、科研院建立了國際學術交流關係,邀請了2000多位外籍專家來校講學、任教及合作科研,先後選派了400多人(次)到7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科研院所講學、合作科研、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攻讀學位。
東北大學順應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充分利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地理優勢,正在逐步把學校辦成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國內一流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學校概況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是煤炭工業部直屬國家重點院校。98年建立阜新煤礦學院。978年改為阜新礦業學院。學校座落在遼寧省阜新市。校舍建築麵積63萬平方米。
當前在校教師總數448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2人,講師204人。
大連海事大學
學校概況
大連海事大學是交通部直屬重點院校。座落在遼東半島的南端,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市。校舍建築麵積2平方米。
該校於93年由上海航務學院、東北航海學院、福建航海專科學校合並而成,定名為大連海運學院。其產身可追溯到909年晚清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994年2月更名為大連海事大學。
目前在校教師總數為684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20人,講師29人。
吉林工業大學
學校概況
建校40年來,學校的整體實力和辦學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又有了長足的發展,由單科學院發展成為以車輛、農機、機械、交通和管理工程等為優勢和特色,以機電工科為主的工、管、理、文相結合的多學科配套的工業大學。
9年通過了國家“2工程”部門預審,是國家“2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院校之一。
學校目前設有9個學院、6個係、2個學部。有40餘個本(專)科專業,3個碩士學科點,2個博士學科點,2個國家重點學科和3個博士後流動站。國家支柱產業—汽車的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我國首家汽車“汽車車型開發中心”均設在該校。學校還擁有3個國家和部省級產品技術監督檢測中心以及30多個研究所(室)。
學校現有教職工300人,其中專任教師300人,教授、副教授60人,博士生導師6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本、專科生、研究生和外國留學生近萬人。學校的整體實力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學校與世界各國的所大學建立了交流與校際合作關係,每年聘請國際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
優美的校園占地麵積74公頃,建築麵積34萬平方米。國家重點實驗室—汽車動蕩模擬實驗室、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以及計算機中心、測試中心、材料微觀分析中心、人機工程試驗中心、柔性加工製造中心等各教學實驗中心和0餘個實驗室。其中實驗室裝備有3000台國際和國內先進水平的科學實驗儀器設備,學校計算機校園網已聯入國際性的INERNE網,可與全世界進行通訊和信息交流。
學生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有利於德智體全麵發展和個人特長的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有文學、書法、攝影、音樂、美術、健美、演講等各種協會,大學生藝術團有管樂隊、民樂隊、聲樂隊、舞蹈隊、話劇隊等,大學生運動隊連續多年奪取省市運動會冠軍。大學生科協結合工科院校特點,開設第二課堂,每年舉辦新穎學術思想交流會和大學生科技節,許多科技發明成果申請了專利並向企業轉讓。
繼續深造與就業分配條件好、有眾多的發展機會供選擇是各地同學踴躍報考該校的原因之一。優秀畢業生可推薦免試或報考攻讀研究生。各院係均有碩士學位點,汽車工程學院第8個院係有博士學位點,每年接收各專業研究生近300人,該校是全國最大行業(機電行業)的最高學府,畢業生麵向全國選擇就業單位,主要去向是科研設計院所、大中型骨幹(合資)企業集團、進出口公司以及黨政機關和大專院校等。這些單位多數集中在省會和大中、沿海城市、信息暢通,工作和業務發展條件好。由於教育質量高,專業設置合理,多年來畢業生一直供不應求,各專業供需比例在:0以上。為了能得到該校的畢業生,許多大型企業集團和進出口公司加入了學校董事會,並設立定向獎學金吸引優秀人才。
畢業生分配去向
以十六屆畢業去向為例:
單位分布:國家機關2%,大中型骨幹企業68%,科研設計院所2%,高等學校7%,其它(含解放軍)%。
地區分布:京、津、滬20%,沿海地區30%,其它省市及大中城市48%。
就業方式:學校舉辦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及各種方式的雙向選擇、供需見麵交流會,可為落實畢業生就業單位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