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2 / 3)

該校與美、英、法、俄、日、意、加、瑞、澳等0多個國家的近0所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多次舉辦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外國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並派出教師出國訪問、考察和留學等,被評為“全國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先進單位”。

994年,學校成立了“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由於該校地理位置較好,距蘇、浙、閩、滬、粵等沿海開放城市較近,對該校人才的需求量盛,十多年來,該校畢業生90%以上在省會城市、中型城市有發展潛力的骨幹企業、大公司、金融、銀行、工商、郵電、設計院、科研院所、國家機關等單位就業。絕大部分專業為社會急需專業,該校畢業生社會需求與畢業人數之比為7:,少數專業甚至達到0:。此外,該校與機械、電子、航天、航空總公司及其他部委的許多大中型企業有著密切的聯係和供需關係,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長期的支持。

國家重點學科

火炮與自動武器彈道學

中國礦業大學

學校概況

中國礦業大學隸屬於煤炭工業部。其前身是創辦於909年3月的焦作路礦學堂。93年改為焦作工學院。90年9月以焦作工學院為基礎在天津建立了中國礦業學院。92年並入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的采礦係。93年9月,學校遷至北京改名為北京礦業學院。970年學校遷至四川省合川縣,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978年月在江蘇省徐州市重新建校,並恢複中國礦業學院校名。988年4月學校定名為中國礦業大學。建築麵積394萬平方米。

學校現有40人。其中教授73人,副教授33人,講師28人。

國家重點學科

采礦工程、煤田地質與勘探、礦山建設工程

河海大學

學校概況

河海大學位於南京市風景秀麗的清涼山北簏。校園綠樹成蔭、花開四季。各具特色的教學樓、科學會堂、圖書館、學術中心等鑲嵌其間。新穎合適的學生公寓,多功能的學生城,以及遊泳池、體育館等為辦學提供著良好的條件。993年榮獲“全國部門綠化三百佳”稱號。99年又榮獲江蘇省“花園式高校”稱號。另外,學校還在江蘇省常州市設有“河海大學常州分校”。

具有82年悠久的曆史和光榮傳統的河海大學,前身是9年在南京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專門學校,924年改名為河海工科大學。近代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等曾在“河海”執教、任職。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張聞天和沈澤民等青年時代曾在“河海”求學,投身革命,為“河海”校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92年至98年間,校名為華東水利學院。98年9月學校正式恢複“河海大學”校名,同年鄧小平同誌親筆寫了校名。

996年月學校順利通過了“2”工程部門預審,現已成為國家“2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

學校有0所專業學院和所成人教育學院,24所科研所和7個部(省)屬研究中心;有博士後流動站個,博士點、碩士點共37個;有60多個本、專科專業。在校全日製學生9000餘名,其中碩士生00多名,博士生0多名,博士後0名。成人教育學生3900名。

學校人才濟濟,實力雄厚。有學術造詣精深的知名學者,有自己培養成才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也有嶄露頭角的後起之秀和招進的賢才。其中有中科院、工程院雙院士名,中科院院士名,正副教授及高工624名,博士生導師3名,講師700餘名。

學校有實驗室80多個,其中國家有專業實驗室個。教學設備固定資產總值近600萬元。館藏圖書近00萬冊,已經形成的全校性計算機網絡,為校內外的教學、科研、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92年以來,學校全日製教育已為水利、水電、水運等部門輸送了3萬多名畢業生。其中碩士生、博士生00多名。

近年來,學校還獲國家、部(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重點課程獎、優秀教材獎近0項,畢業生的四級英語通過率達成97%,在全國非物理專業大學生物理競賽和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該校學生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學校承擔的科研項目已有2000多項獲得了成果,並被生產單位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中400餘項受到國家、部(省)的獎勵,由學校主持或參與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有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學校多次榮獲國際和部(省)嘉獎。近年來,3次被國務院和國家民委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連續6年被中宣部、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授予“暑期高校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多次被評為江蘇省和南京市文明單位、水利部先進集體;99年校風建設順利通過江蘇省教委評估驗收。

學術交流方麵:

河海大學是較早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高校之一,已為五大洲40多個國家培養了數百名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學校還與0多個國家的2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所)際協作關係。977年以來,學校先後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舉辦過2期國際講習班,主辦了河流泥沙、拱壩、空化空蝕、抽水蓄能等國際會議和海峽兩岸的學術會議,為世界銀行經濟發展學院舉辦過多期移民經濟培訓班。學校還選派了300多名教師到美國等0多個國家留學、進修和考察,同時也邀請了眾多國際知名學者、專家來校講學、參觀和訪問。

國家重點學科

水文學及水資源岩土工程

江蘇理工大學

學校概況

江蘇理工大學是隸屬國家機械工業部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內首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高校。

建校三十七年來,學校堅持為機電行業和江蘇及沿海地區經濟服務的方針,緊密依托國民經濟重點發展的農業、交通、機械、汽車、能源、環保等部門,形成了以工為主、理工結合、文、經、營、法相配套的辦學特色,是國內一所具有較強辦學實力和較高學術知名度的綜合性理工大學。

“團結、進取、勤奮、求實”是江蘇理工大學樸實的校風。學校把學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努力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和黨建工作,深入開展“爭先創優”和“優良班風”達標活動,以及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課外科研、文化娛樂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跨世紀的合格人才。

江蘇理工大學座落在江南著名曆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前臨京滬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後依長江,校園綠樹成蔭,素有鎮江“東郊公園”的美稱。校園占地7公頃,各類建築麵積23萬多平方米。

目前,各類在校生2000餘人,圖書館藏書6萬餘冊,教職工2000餘人。學校有正副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40餘人,講師、工程師700餘人。

學校現設農業機械工程學院、汽車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動力機械工程係、機械製造工程係、電氣工程係、計算機科學係、材料工程係、工業工程係、工業設計係、數理係以及成人教育學院、機電學院、冶金學院、研究生部等院、係、部,建有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六個部級重點學科、二個省級重點學科、三十多個本科專業和方向、二十四個專科專業。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農業機械設計製造、內燃機、農產品加工工程、流體機械及流體動力工程、汽車設計製造五個學科、專業有權授予博士學位,農業機械設計製造、汽車設計製造、內燃機、流體機械及流體動力工程、機械製造、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固體力學、機械學、振動-衝擊-噪聲、農產品加工工程、計算機應用、熱能工程、管理工程、工業自動化、會計學、電力傳動及其自動化、鑄造、實驗力學等十八個學科、專業有權授予碩士學位。

江蘇理工大學重視科學研究以及科研成果的轉化,積極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幾年來,學校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高科技項目、“火炬”計劃項目、博士點基金項目、“八五”、“九五”攻關項目等縱向高新技術課題。已有0餘項成果獲國家級獎勵,200多項成果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00餘項成果獲國家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