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理工大學重視國際交往,積極開展與國外的學術交流。目前與美國威斯康星——密爾瓦基大學、日本三重大學、俄羅斯國立頓河技術大學、泰國清邁大學、巴西巴拉那州立聯邦大學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並先後與美國、日本、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巴西、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一批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聯係。
南京氣象學院
學校概況
960年月建立的南京大學氣象學院,是隸屬於國家氣象局的全國重點大學。963年月獨立建院,更名為南京氣象學院。學校座落在南京市浦口區盤城鎮。校舍建築麵積874萬平方米。現有教師總數270人,教授22人,副教授60人,講師43人。
本科專業
天氣動力學、氣候學、大氣探測學、大氣物理學、農業氣象學、計算機及應用氣象學(民族班);
浙江大學
學校概況
浙江大學坐落在風景旅遊勝地杭州西子湖畔,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人文經管協調發展的國家教委直屬重點大學。浙江大學校園占地2044畝,校舍建築麵積66萬平方米。校區環境幽雅,景色宜人,被國家教委確認為“一流的社會主義大學校園”。
浙江大學前身是“求是”書院,創建於897年,928年定名為國立浙江大學。至948年,學校已發展成擁有文、理、工、農、師範、法、醫7個學院,2個學係和0個研究所的綜合性大學。
浙江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高等教育重點建設項目“2工程”的十所重點大學之一。國家教委的評估結論是:“浙江大學曆史悠久,是我國一所基礎堅實、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充滿生機和活力,屬國內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社會主義大學。”
竺可楨、錢三強等曾先後作浙大校長。竺可楨先生出任校長長達3年外,他提倡和培植的“求是”校風激勵著浙大一代代學子為國立誌,建功立業。
現任校長是人工智能專家潘支鶴教授。
浙江大學是教學和科研的理想園地。它條件優越,基本設施齊全,實驗設備精良,有0個實驗和設備先進的校級分析測試中心、技術與信息中心及電教新聞中心。圖書館建築麵積24萬平方米,藏書70餘萬冊,現又增設了人文圖書館,館容量進一步擴大。校內有國內高校一流水平的邵逸夫體育館和運動場所;有邵逸夫科學館等現代建築樓群。
浙江大學堅持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並重的方針,已經建立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培養體係。學校設有個學院及28個係,有個學士學位專業、90個碩士學位學科點、38個博士學位學科點和個博士後流動站。目前全校各類學生近2萬人,在校全日製學生總數3000餘人,其中本科生0000餘人。碩士生2000餘人、博士生000餘人,外國留學生00餘人,另有夜大、函授等學生近6000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副教授00多人。還聘請了6名國內外著名學者、專家兼任學校的導師、客座教授。
浙江大學近幾年經過綜合改革,整體辦學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全國高校辦學水平多次評估中居前列。現在9個國家重點學校和9個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並建有2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和2個工程技術發展中心及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公開出版9種學術期刊。自978年以來獲得國家、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獎000項;987年以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著作及論文7000多篇,授權專利4項。獲國家發明獎34項。
學校每年選派300多名師生赴國外學習或訪問講學,每年招收國外留學生0名左右,每年有260名左右國外學者專家來校講學,是我國對外科技交流的重要基礎。
知名學者
具有悠久辦學曆史的浙江大學學者雲集,成果累累,人才輩出,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曾在浙江大學就讀或任教。著名學者陳獨秀、蘇步青、貝時璋、談家楨、夏衍、盧嘉錫、李政道、吳健雄都是浙江校友。
同時造就了一批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企業家。建校以來,浙江大學已經為社會培養了0萬多名高級專門人才,其中許多人成了馳名中外的學者,如夏衍、李政道、穀超豪等。
國家重點學科
應用數學、液壓傳動及氣動、光學儀器、工程熱物理、電力係統及其自動化、工業電子技術及電磁測量、半導體材料、化學工程、工業自動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校概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國家重點大學。98年建立於北京,970年遷至合肥。建築麵積3826萬平方米。
現有專職教師62人。教授26人,副教授303人,講師37人。
國家重點專業
基礎數學、計算數學、固體物理、固體力學
青島海洋大學
學校概況
青島海洋大學前身是924年0月成立的私立青島大學。930年月與省立山東大學合並創辦了國立青島大學。932年國立青島大學改為國立山東大學,直到9年3月國立山東大學與華東大學合校成立山東大學。99年成立山東海洋學院。988年月改名青島海洋大學。是國家教育委員會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座落在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建築麵積20萬平方米。
現有專職教師620人。其中教授0人,副教授27人,講師230人。
國家重點專業
本校有兩個國家重點學科:物理海洋學和水產養殖。
石油大學
學校概況
石油大學的前身是北京石油學院,創建於93年0月。969年遷校山東省東營市,改名華東石油學院;988年更名為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大學(廣州)和石油大學北京石油管理幹部學校組成。
現有教師總數480人。其中教授92人,副教授369人。
華中理工大學
學校概況
美麗的校園位於武漢市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校園麵積270公頃,是一座讀書治學者向往的大學城。
華中理工大學是國家教育委員會直屬重點大學,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學府之一。
70年代中期,由單一工科院校轉變為綜合性大學,並既是教學,又是科研中心。近幾年,因為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明顯提高,綜合實力上了一個大台階。99年,學校順利通過“2”工程部門預審。996年2月,國家教委組織對華中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進行了考察評價,評價結果為優秀。
學校內設有研究生院和成人教育學院,並組建了文、理、生命科學與工程、經濟、工商管理、建築、機械科學與工程、信息科學與工程、能源科學與工程、體育運動技術、交通科學與工程個學院以及直屬學校領導的力學、外語、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等4個係。學校現有7個本科專業,82個碩士點,3個博士點,7個博士後流動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
現有教師2627人,其中教授290人,副教授964人,講師947人。
國家重點學科
機械製造、壓力加工、電廠熱能動力及其自動化、電機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概況
92年月成立北京地質學院。97年初遷至武漢,更名武漢地質學院。987年月更名中國地質大學,並在京、漢兩地辦學,其下轄四個辦學實體即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管理幹部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管理幹部學院。中國地質大學隸屬於地質礦產部。校舍建築麵積378萬平方米。
現有教師93人。其中教授246人,副教授348人,講師426人。
國家重點學科
礦物學、岩石學、古生物學及地層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探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