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1 / 3)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

學校概況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原名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創辦於978年8月,直屬電力工業部領導,是一所以水電類工科專業為主體,管、文、經等方麵專業兼有的本科高等院校;996年月經國家教委批準,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與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合並組建成新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為武漢部分,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為宜昌校區,校部設在武漢。學校是電力工業部主管的多學科全國重點大學,已在996年月順利通過“2工程”部門預審。

宜昌校區坐落在舉世聞名的風景勝地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峽口、中國電都——湖北省宜昌市內,宏偉壯麗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就在學校近旁,矚目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距學校僅28公裏,湖北省最大的清江隔河岩水電站和水布埡、高壩洲、西北口等一係列大中型水電工程分布在學校周圍約0公裏的範圍內。這些工程為師生的教學實踐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校區占地23公頃,建築麵積萬平方米。校園依山傍水。層林疊翠,湖光山影,景色宜人,是一處良好的學習和研究園地。

宜昌校區遵循“立足水電、服務電力、麵向社會”的辦學宗旨,開辦有20個本、專科專業或專業方向,均為電力建設和社會經濟建設發展急需的專業,有著良好的擇業前景。本科專業均可授予學士學位。校區設有建築工程係、電氣工程係、機械工程係、管理工程係、社會科學部、基礎課部、成人教育中心、軍訓及優育課部等8個教學單位。辦有國內外公開出版社發行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學報》(自然科學版),還出版有《水電高教研究》、《水電科技情報》、《水電大學(宜昌)報》等刊物。

宜昌校區現有教職工9人,其中專職教師38人;教師中正、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36人,講師和工程師8人,常年聘有外籍專家參與教學;校區已與加拿大、法國、俄羅斯、烏克蘭、越南等國的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際聯係和合作關係,經常有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校訪問或講學,996年月湖北省教委批準校區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資格,並已經接收培養法國等國派來的留學生。學校同國外高校間的交流與合作將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日益廣泛。

宜昌校區教學、科研設施完善。設有33個學科教研室,29個教學研究實驗室,9個科研所和建築設計院(國家建築乙級)“水工結構工程”為省重點學科,“水電站仿真實驗室”為部級重點實驗室。有設備齊全先進的計算機係統、電化教學係統和外語語音訓練係統、有寬敞明亮的教學大樓、實驗大樓、學生公寓,有標準運動場和遊泳館,有藏書40餘萬冊和計算機檢索係統的圖書館。建築麵積為000平方米的體育館正在興建之中。

學術成果

99年以來,學校獲準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和部研究基金項,橫向科研課題4項,其中三峽工程科研項目22項,共獲得縱橫向科研成果70餘項,其中國際會議交流0餘項,獲得國家專利0餘項。校區正在向著既是教學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迅速發展。

國家重點專業

農田水利工程

武漢工業大學

學校概況

武漢工業大學的前身是98年8月成立的北京建築工業學院。97年0月遷至武漢市,與武漢建築工程學校合並改稱湖北建築工業學院。978年月更名為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98年8月更名為武漢工業大學。是一所隸屬於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的國家重點大學。學校座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校舍建築麵積2662萬平方米。

國家重點學科

無機非金屬材料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學校概況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創辦於96年,是一所以測繪學科為主幹,理、工、文、經各學科相互依托,協同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務院批準首批可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之一,也是國家教委批準可接受國內外訪問學者的單位之一。學校現有地學測量工程學院、城市建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土地科學學院、光電工程學院、印刷工程學院、人文管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八個學院;擁有工程測量、大地測量、航測與遙感、光學儀器、電子工程、建築工程、國土信息與地圖科學、印刷工程、計算機科學工程、外語十個係。

湖南大學

學校概況

903年為湖南高等學堂。926年改名為湖南大學。93年院係調整改為中南土木建築學院。98年改為湖南工業學院。99年定名為湖南大學。是機械工業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湖南大學座落於長沙市嶽麓山。校舍散布在綠樹濃蔭之中。建築麵積67萬平方米。

學校現有教師24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40人,講師4人。

中南工業大學

學校概況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直屬的中南工業大學,原名中南礦冶學院,是92年由原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和北京工業學院的礦冶係(科)合並而成,98年7月改為現名。學校座落在湖南省長沙市。校舍麵積400萬平方米。

學校現有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32人,講師8人。

國家重點學科

礦產普查與勘探(含應用地球物理)、選礦工程、有色金屬冶金

華南理工大學

學校概況

92年月成立華南工學院。98年分為華南工學院和華南化工學院。962年合並為華南工學院。970年再分為上述兩學院。978年再合並為華南工學院。988年改名為華南理工大學。學校坐落在廣州市天河區。建築麵積624萬平方米。

學校現有教師60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607人,講師6人。

國家重點學科

通信與電子係統、化學工程、製糖工程、製漿造紙工程

重慶大學

學校概況

重慶大學位於西南最大的經濟中心,新成立的直轄市——重慶市的文化區——沙坪壩,重慶市的交通發達,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貫通四麵八方。重慶大學背靠歌樂山,依傍嘉陵江,早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就久負勝名,在著名小說《紅若》中曾有記載。學校占地096畝,有著名的臨江路、民主湖、團結廣場等,校園內綠樹成蔭,環境幽雅,被譽為“園林式單位”,是學生讀書做學問的好地方,夏天的重慶是我國氣溫較高的幾個城市之一,但是每年重慶氣溫最高的時間一般是7月底至8月初,學校已放暑假,學生均已離校回家,而其它時候的氣溫和全國其它城市相近。

重慶大學是一所國家教委直屬的、以工科為主,理、工、文、管理等之學科結合的全國綜合性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