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共需要拆卸的核彈頭約1.8-2萬枚。
必須考慮到,核彈頭是有著非常巨大的潛在危險的東西,會對人和周圍環境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存在一個規則:拆卸每一種彈頭都應在它的生產廠家進行,並且要由安裝彈頭的專家們親自拆卸。據美國專家估計,拆卸每一個彈頭的費用因它的複雜性不同而定,從3萬美元到15萬美元不等。
大量拆卸核彈頭會引起科技問題、經濟問題以及與裂變核物質有關的生態問題。目前拆卸核火箭的一個薄弱環節就是要建設現代化的專門用於安全存放高濃縮鈾和鈈的倉庫。
為保障核及生態安全,從彈頭拆卸下來的由鈾或鈈構成的5-8公斤部件,都要放進專門的金屬盒保存。同樣,這些金屬盒將放人充滿惰性氣體和某些防護物質的密封鋼容器。這些容器應保存在位於地下深層的專門倉庫裏,倉庫必須裝備多套保衛、防禦和消防係統,並要保持最佳的溫度和濕度。
據估計,俄羅斯或美國的所有核彈頭裏總計約有100噸鈈和500噸高濃縮鈾。
在科技計劃中,通過下列方法有效利用高濃縮鈾的途徑相對比較簡單:把鈾的濃度稀釋加工到3%-4%鈾-235;並用它製成核電站所需的釋熱元件。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簽署了關於向美國出售500噸適合核電站使用的俄羅斯軍用鈾。
處理軍用鈈的問題更加複雜。目前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在有效利用和消除鈈的方麵,都沒有掌握生態上安全、經濟上可承受的工藝。由於鈈是劇毒品,而且它的半衰期長(2.4萬年),處理鈈的難度就更大了。2-3克的鈈在1平方公裏的麵積上擴散,就會使當地居民的生活在未來幾千年受到不良影響。
另一個問題是作為戰略武器的核潛艇用的動力反應堆。
前蘇聯海軍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大量裝備核潛艇,使前蘇聯成為世界上擁有核潛艇最多的國家之一。冷戰結束後,絕大多數前蘇聯的核潛艇由俄羅斯繼承。不過,此時落到俄羅斯手裏的核潛艇其核威懾戰略作用所剩無幾。
因為前蘇聯當時隻求在數量上取得壓倒優勢而倉促發展的第一、二代核潛艇,無論是性能還是質量,都不敢恭維,再經過幾十年的風吹浪打,海水侵蝕,已經大多陳舊不堪,已到了非淘汰不可的地步。據俄羅斯海軍知情人士透露,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已有大批老式核潛艇領取了“退休證”,停靠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波斯特瓦亞灣。由於曠日持久地停靠在港灣內,又沒有資金和人力進行維修保養,這些核潛艇從外殼到主體構件大多發生破壞性鏽蝕。核潛艇的心髒核反應堆,雖然沒有直接浸在海水中,但也鏽蝕得十分嚴重。為了防止核反應堆引起核泄漏,俄海軍專家向這些核反應堆裏注入了大量強力防腐劑,以減緩鏽蝕。但誰都清楚,這種治標不治本的緩兵之計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