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倫琴發現X射線之後,這“X”便吸引了不少物理學家去探索、揭秘。
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耳就是一位對“X”十分著迷的人。
為了揭示“X”的秘密,檢驗熒光物質是不是也能發射X射線,就找來了許多熒光物質做實驗。
貝克勒耳把照相底片小心地包在可見光不能透過的黑紙裏,同時又在外麵放上了熒光物質鈾鹽,然後擺在強烈的陽光下照射。
幾小時之後,將底片衝出來一看,居然在底片上發現了一塊和鈾鹽形狀相同的黑斑。
幾經重複實驗,結果都相同。
對此,他初步得出結論:鈾鹽被太陽光照射之後,會發射X射線,X射線使照相底片感光了!
第二天,他又重新做起實驗來。
等他一切準備好後,到室外一看滿天陰雲,不得不掃興地把包好了的底片和鈾鹽一起放進了抽屜裏。
過去了幾天後,他又要做新的實驗,隻好把那底片取出來。“底片有沒有變化呢?”他衝出底片一看,大為吃驚:沒有陽光照射,鈾鹽也沒有發出熒光,在不見“天日”的抽屜裏,照相底片居然感光了!
貝克勒耳心裏覺得非常奇怪:看來不需要陽光,那鈾鹽也可以發出射線,這種射線能穿透黑紙使照相底片感光。或許這是一種新射線。
貝克勒耳決定再做幾次實驗,來揭開抽屜裏的秘密。
對此,貝克勒耳精心設計了一係列的實驗,對鈾鹽晶體采取了不同的“侍候”方式:加熱;冷卻;研成粉末;在酸裏“洗澡”。結果發現,隻要有鈾元素存在,就有神奇的貫穿輻射!
於是,貝克勒耳宣布,鈾鹽會自發地放射出射線,這是一種新的、由原子自身產生的射線。他並把這種天然放射線稱為“鈾射線”。
就這樣,貝克勒耳在人類科技史上第一個發現了一種天然放射性物質鈾,最早觀察到鈾原子自發蛻變的放射性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