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屢屢發現核走私問題。其實,早在1986年,歐洲就破獲過一起核走私罪案。意大利法官卡羅巴拉姆在調查國際武器走私活動中,偶然獲得了一份材料,按照這份材料提供的線索,他發現了一個牽連到30人的國際核武器走私案。而且這些走私犯的貨源都是通過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一些官員聯係、購買的。
很快,有牽連的30名案犯分別被意大利警方逮捕。其中,主犯格羅庫巴提爾是某導彈工業的一名工程師,領導著一個導彈製造中心,同時又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派駐歐洲的一名間諜。
在確鑿的證據和證人麵前,格羅庫巴提爾供認:“去年,亨利·阿爾桑多次找我,為某國購買3顆爆炸當量分別為2萬噸TNT炸藥的原子彈和濃縮鈾。由於此交易事關重大,開始我不敢答應,但在巨額傭金誘惑下,我同意了。我委派助手範希祖·傑尤法尼利克充當賣方中間人,承辦具體事務。亨利·阿爾桑很快同傑尤法尼利克策劃了逃避海關檢查、政府監視及運輸方式等具體辦法。”
但格羅庫巴提爾所信賴的助手傑尤法尼利克出於人道主義,決心使這筆罪惡交易落空。他去某國的敵對國駐意大利的大使館,透露了此項交易,要求他們從外交途徑幹預此事。該國大使館經過精心安排,將“核武器走私案”中的重要證據轉送給意大利法官卡羅巴拉姆。此案遂披露於眾。
如果下一個小小的集團將2萬噸TNT當量的3顆原子彈都可以走私,那麼一個掌握了政權、又具備足夠技術力量的國家,要瞞騙過國際輿論和條約的約束,偷偷摸摸地發展核武器就更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前述核走私案發生在蘇聯解體以前,似乎僅是偶發新聞。蘇聯解體以後,情況就更複雜了,各方麵的消息表明,核走私已經不是偶然事件。
來自前蘇聯的黑市核材料通過羅馬流往中東國家,包括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和阿爾及利亞。意大利正成為核黑市的交易中心。調查這一事件的科莫檢察官1991年底對意大利的核黑市展開了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國家正迅速成為核走私的中轉站,其後果將是“災難性的”。調查時截獲了一批由一名瑞士公民帶到科莫來的鈈材料,逮捕了7名核材料走私犯,隨後又在蘇黎世截獲了29公斤鈾。
1991年12月,一則消息報道,在德國南部的卡爾斯魯厄,警察企圖解開封存在保密度極高的地區的4.2公斤鈾丟失之謎。目前尚不清楚,鈾是被盜的、還是因封存和清點中的粗心大意而丟失的。
遺失的4.2公斤鈾是天然鈾的氧化物,被製成37根鈾棒。1971年用於卡爾斯魯厄德國核研究中心的實驗反應堆中。1980年該反應堆被關閉以後,便被當作試驗品送到後處理工廠。該工廠於1987年被關閉了,37根鈾棒便被拆開了。
37根鈾棒被封存在已關閉的工廠內,由國際安全機構來保護。歐洲原子能局每年進行兩次例行檢查,最後一次檢查的時間是1991年6月。此後不久,工廠的官員作非例行檢查時,發現鈾棒丟失了。
從東歐方麵來說,也有中轉的地方。1993年2月,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言人提供的材料,幾個月內,德國也破獲了100起涉及從前蘇聯偷運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的走私案。1991年發生的此類案件隻有30起。他說,這些物質大多來源於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而波蘭則是走私此類物質的最大中轉站。但他說,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們進行的大量研究得出的結論,這些被繳獲的物質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沒有達到製造原子彈所需核物質的標準。這些走私者利用蘇聯解體後的混亂局勢,經常偷竊某些專業單位的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的樣品,但是他們往往不知道采取必要的防範措施,有些已造成嚴重後果。
波蘭邊防警察破獲的一起核物質走私案是在1993年2月。一個波蘭血統,的德國人和另一個波蘭同夥試圖將2.23公斤的銫-133帶進德國。
1992年11月,保加利亞當局截獲了140粒各裝有0.2克鈈蘭239的膠囊。這些鈈是製造核彈的材料,是在1年前丟失的。
1992年5月到6月間,奧地利警察共逮捕了14名涉嫌參與走私從東歐核反應堆偷出的鈾和一些易燃物質的人。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公布的材料,1992年2月共發生了5起走私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的案件,它們分別發生在匈牙利、瑞士、德國和意大利。
自從蘇聯解體後,這個核大國的幾個擁有核設施的共和國,成了核走私的基地。“走私原子彈”已成為國際上一些冒險家和走私集團發財的捷徑。在莫斯科的一條街上,有一家“切特克”公司。這家公司專門向各國提供和平利用核爆炸技術。公司還得到俄羅斯核動力工業部的特許,自由出入該部的核試驗基地。原來,核動力工業部財政緊張,便提出與“切特克”公司聯營,參加股份分紅,這正好為該公司向國外出售核技術開了綠燈。在外界的高薪誘惑下,獨聯體大批核科學家外流到,中東阿拉伯國家從事核武器的研製工作。
核材料和核技術的大倒賣,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許多西方國家擔心,對抗了40多年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沒有爆發核戰爭,而中小國家卻有可能在下一次戰爭中使用核武器了。近年,有關核走私的消息繼續頻傳,特別是在德國與俄國,核黑市幾乎屢禁不止;在美國與日本,核材料不翼而飛的事情也見諸報端。1997年10月英國國防部甚至公開承認:4年前從美國進口的核武器部件丟失,是否已落人恐怖分子手不得而知。
1994年5月10日,德國巴登地區的警察在商人車庫裏,發現了純度高達99.7%的高濃縮鈈-239,共和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出了關於降低處理與運輸核燃料限額標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