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農夫興奮地向前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來休息,然而,一想到家裏的妻子、兒女都需要更大的土地來耕作、來賺錢, 就又拚命地再往前跑!真的累了,農夫上氣不接下氣,實在跑不動了。可是,農夫又想到將來年紀大,可能會沒有人照顧,需要錢,於是就又打起精神,不顧氣喘不已的身子,再奮力向前跑。最後,農夫體力不支。“咚”地一聲倒躺在地上,死了。
我們來到這世上時,本來就是赤條條的,一無所有,是上蒼賦予了我們生活、親友以及思想和財物等,上蒼待我們何其厚?使我們擁有了這麼多、占據了這麼多,可是我們卻從來也沒有滿足過,依然在祈求上蒼為我們降下更多的“甘霖”。
如果你想獲得什麼,不妨看看自己擁有什麼,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標準,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樂。人應該體會到自己本來就是無所欠缺的,這就是最大的富有了。
生活不可能也不會按照我們的需求來十足地供應我們,於是,我們便失望了,我們便不滿了。把錢財、家世、容貌視為榮辱標準的人,一般都不知足,越有越想有,越有欲望越盛;欲望太盛,就會生出邪念,為滿足更多的欲望而不擇手段。
所以,真正的滿足是內心的滿足,而非物質的滿足,因為物質是永遠無法讓人滿足的。真正快樂的人知道什麼是滿足,因為隻有在滿足中才能體味什麼是快樂。
在知足的人眼裏,世界上沒有解絕不了的問題,沒有趟不過去的河,他們會為自己尋找合適的台階,而絕不會庸人自擾。知足是一種大度,在知足的人眼裏,過分的紛爭和索取都顯得多餘,在他們的天平上,沒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的了,這樣才會得到一個相對寬鬆的生存環境,這難道不值得慶賀嗎?
人生成功貫在堅持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半途而廢,如果我們做一件事情放棄一件事情,那麼我們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所以必須堅持到底,鍥而不舍方能成功。
楚漢相爭時,劉邦幾乎終日麵對失敗,連劉邦的父親和老婆都曾被對手抓住,所經曆的失敗可想而知,然而劉邦並沒有被這些失敗擊倒,建立霸業的理想與信念支持著他,正是他的不言放棄,所以才有了以後數百年的大漢基業。諾貝爾為了馴服烈性炸藥,曾數十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諾貝爾沒有放棄對真理的追求,最終贏得了“炸藥工業之父”的美譽。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一生飽經憂患,在失聰的情況下,創作出了《第九交響樂》等許多不朽作品。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每當我們看到成功者的成就時,總是驚羨於他們的成功,卻不知道為了等到成功的到來,他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其實天才出自勤奮,成功來自堅持。人世間沒有翻不過的山,沒有淌不過的河,沒有走不出的沙漠和荒原,在黑暗中,要勇敢地付出,才能看到光明。
人生可貴之處就在於堅持到底,鍥而不舍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堅韌毅力。一個人若能集智慧與勇氣於一身,何愁碌碌無為呢?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假如一切的梯子使你失敗,你必須在自己的頭上學習攀登”;思想家盧梭說:“信念是抱著堅定不移的希望與信賴,奔赴偉大榮譽之路的熱烈感情。”的確如此,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是始終抱著堅定不移的信賴和希望,永不屈服於失敗的厄運,坦然麵對困難與挫折,在堅定不移信念地支撐下,勇敢地戰勝了各種風浪,從而到達了成功的彼岸的。
人生大智鍥而不舍
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不能過早地給失敗下定論。當遇到了一點點挫折時就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懷疑,甚至半途而廢,那前麵的努力就白費了。隻有經得起風雨和各種考驗的人才是最終的勝利者,因此,不到最後關頭就絕不放棄,堅持到底。
人生的成功,事業的發展,取決於主客觀的多種因素。王安石認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這些名言啟示我們:勇往直前,是無往而不勝的必要前提;百折不回,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證。進一步,可能風景如畫;退一步,可能遺憾終生。
有一名年輕人。他的夢想是進入某軍校,畢業後服務於國家。他兩次報考均未被錄取,第三次報考時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個年輕人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後來他成為美國最高級將領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就像亨利·福特所說的一樣,他從來沒有放棄,也正是他永不言棄才使他成為高級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