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理的上級發現,他布置工作給經理的時候,經理會處理的很妥貼。有一些信息是他根本沒有告訴經理的,經理也能及時準確的處理。他問經理為什麼,經理告訴了他經理的工作方法和信息來源。
漸漸的,他基於這種良性積累,越來越多的交待更加重要的工作。再漸漸的,一種信任和默契就此產生,經理升職的時候,他說經理是他用過的最好用的助理。
說完這些長篇大論,經理看著這個姑娘,她愣愣的看著經理。經理跟她直言:經理覺得你最大的問題,是你沒有用心。在看似簡單不動腦子就能完成的工作裏,你沒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所以,半年了,你覺得自己沒有進步。她不出聲。但是收回了辭職報告。
又堅持了3個月,她還是辭職了。這次經理沒有留她。讓她走了。
後來她經常在MSN上跟經理聊天。告訴經理她的新工作的情況。一年內,她換了三份工作。每一次都堅持不了多久。每一次她都說新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工作。2009年的時候,她又一次辭職了。很苦惱,跑來找經理,要跟經理吃飯。經理請她去寫字樓後麵的商場吃日本料理。吃到中途,忽然跟經理說:我有些明白你以前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了。
漫不經心的對待工作的最大的損失,就是將看似簡單的事物性處理方式,分界成為長遠發展的能力問題。
聰明的人,總是不認為自己的能力有問題。時間長了,他會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抱怨那些看起來資質普通的人,總能比自己更能走運。實際上,踏實做事比聰明更重要。
工作需要一個聰明人,工作其實更需要一個踏實的人。在聰明和踏實之間,經理更願意選擇後者。而踏實,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和先天條件沒有太大關係。
【巧手點金】
每個職場中的人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打消投機取巧的念頭,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在最基礎的工作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為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積累雄厚的實力。
1.你要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不管是做基礎的工作,還是高層的管理工作,都要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並且任勞任怨,努力鑽研。在工作中逐漸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成為企業的業務精英。
2.在工作中,懷有一顆平常心,成功了不驕傲,失敗了也不氣餒,不要因為情緒波動而影響了工作。
3.要做一個積極的實踐者,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或計劃,並和大家一起完成它,不但要有設計完美方案的本領,又要有具備落實方案的能力。
如果你在實踐中積累了雄厚的實力,練就了過硬的業務本領,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你還會發愁上司不重視、沒有升職加薪的機會嗎?
腳踏實地的人,很容易地控製自己心中的激情,避免設定高不可攀、不切實際的目標,也不會憑借僥幸去瞎碰,而是認認真真地走好每一步,踏踏實實地用好每一分鍾,甘於從基礎工作做起,並能時時看到自己的差距。
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極容易頭腦發熱,不自量力地承受具有極高難度的工作,結果輸得慘不忍睹。而如果把自己看得笨拙一些,你就不會赤膊上陣做傻事。適當的笨拙可讓你遇事三思,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缺點,權衡利弊之後再動手,並時常拿實力與自信相對比,不逞匹夫之勇,如果冒險了就一定要有所收獲。
【友情提示】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應該腳踏實地地去完成。小任務順利完成,有利於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便不會輕易跌落,通過工作獲得真正的力量的秘訣就蘊藏在其中。
星期二:多一點方法,少一點借口
【本節導讀】
借口往往是推脫責任和惰於行動的表現。方法是效率的保證,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多為成功找方法,少為失敗找借口。當你的工作中出現僵局或困難的時候,多找一些方法,少找一些借口,事情就會豁然開朗。
【經典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聽到這樣一些借口:上班晚了,會說“路上塞車”或“手表停了”;考試不合格,會說“題目太偏”或“題量太大”;做生意賠了本有借口;工作、學習落伍了也有借口——隻要有心去找,總不會缺少借口。
其實,在每一個借口的背後,都隱藏著豐富的潛台詞,隻是我們不好意思說,甚至根本就不願說出來。借口讓我們暫時逃避了困難和責任,獲得了些許的心理安慰。可是,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這樣一種局麵:每個人都努力尋找借口來掩蓋自己的過失,推卸自己本應承擔的責任。
分析起來,我們經常聽到的借口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