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合作比競爭更重要,借用他人的智慧成就自我(1)(1 / 3)

一個初入社會的人,即使有很強的能力,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隻有借助於他人的力量,借助於他人的智慧,我們才能“成材成器”。

單打獨鬥是不現實的

一個人事業的成功,8%來自於與別人相處,2%來自於自己的專業技能。人是群居動物,人的興衰成敗與他周圍的人群及所處的社會有很大的關係,隻有在這個環境下大家齊心協力,才可為事業的成功開拓寬廣的道路。如果一個人沒有一定的交際能力,完全靠自己單打獨鬥,就免不了處處碰壁。

在美國,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問卷調查:“請查閱貴公司最近被解雇的3名員工的資料,然後回答:被解雇的理由是什麼。”結果是,無論什麼地區,無論什麼行業,2/3的雇主的答複都是:“因為他們不會與別人相處而被解雇了。”

可見,交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丹尼爾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丹尼爾是鎮裏唯一的黑人眼科醫生,在該鎮是相當有名望的人物。

這位相當吸引人的年輕人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聲望的呢?

他知道聲望是無法借報紙、廣播來提高的。於是,他便選擇了為公眾服務的方式。果然,這種方法使他深得人心,也使他的事業走上了康莊大道。

丹尼爾的事業從他21歲時開始。事業發展之初,他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整理出所有曾經交往過的朋友的名單,同時加入該地的黑人團體。不久,他便當上了黑人協會領袖,並且連任兩屆。

他一度在黑人學校及業餘劇團中十分活躍,還經常參加體育、宗教及其他各類聯歡會。他抽空把到國外旅遊時的所見所聞製作成幻燈片展示給大家看,這個舉動使他與大家的心更近了。

他的生活忙碌而多彩,但他仍然能抽出時間擴大自己的交際範圍。那麼,他對於參與社交活動的看法又如何呢?他的說法是:“能多參與社會性工作,被人們信賴的機會就較高,就隨時可能把自己推銷出去。”

就是這樣,丹尼爾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大眾的尊敬與信賴,不但使生活更加幸福,也使工作更加順手。他極高的聲望可以說是不斷擴大交際範圍的結果。

不管你未來選擇的道路如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都會給你帶來一定的益處。

人際交往為人們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既讓你結識他人,也讓他人認識你。當彼此的品行、才幹、信息得以相互了解的時候,這種交往就可能結出兩個甜美的果實,增進彼此的友誼和獲得發展的機會。社會活動就是機遇的催產術,善於開發人脈資源,捕捉機遇,成功離我們就更近了!

培養自己的合作意識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像獅子一樣,能力超群,才華橫溢,自以為比任何人都強,連走路的時候眼睛都往上看。他們藐視人生規則,不把朋友的忠告當回事,甚至連老師和家長的意見也置若罔聞,在以團隊合作為主的人群裏,他們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合作的朋友。

獨木難成林。再優秀的人,如果不能與團隊合作,也很難取得成功。

美國航天工業巨子休斯公司的副總裁艾登?科林斯曾經評價史蒂夫?喬布斯說:“我們就像小雜貨店的店主,一年到頭拚命地幹,才攢那麼一點財富,而他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趕上了。”

喬布斯22歲就開始創業,從白手起家到擁有2億多美元的財富,他僅僅用了4年時間。不能不說史蒂夫是一個創業天才。然而喬布斯卻因為從來都獨來獨往,拒絕與人團結合作而吃盡了苦頭。

他驕傲、粗暴,瞧不起手下的員工,像一個國王高高在上。他手下的員工都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他,很多員工都不敢和他同乘一部電梯,因為他們害怕還沒有出電梯就被史蒂夫炒魷魚了。

就連他親自聘請的高級主管——優秀的經理人、原百事可樂公司飲料部總經理斯卡利也公然宣稱:“蘋果公司如果有喬布斯在,我就無法執行任務。”

對於兩人水火不容的形勢,董事會必須在他們之間作出取舍。當然,他們選擇的是善於團結員工,能和員工擰成一股繩的斯卡利,而喬布斯則被解除了全部的領導權,隻保留董事長一職。

對於蘋果公司而言,喬布斯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如果他能和手下員工團結一心,相信蘋果公司是戰無不勝的。可是他選擇了孤立獨行,這樣他就成了公司發展的阻力,他越有才華,對公司的負麵影響就越大。所以,即使是喬布斯這樣出類拔萃的老員工,如果沒有團隊精神,公司也隻好忍痛舍棄。

上麵就是喬布斯當年離開蘋果公司的故事。盡管後來他重返蘋果公司並創造了奇跡,但他曾經所受的挫折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隨著企業規模的日益擴大,企業內部分工也越來越細。任何人,不管他有多麼優秀,僅僅靠個體的力量來發展整個企業是不可能的。而且,個人的力量是如此有限,如果事事都親力親為,那麼一定會把自己弄得十分疲憊。在中國民間頗負盛名的諸葛孔明就是一個不善於利用他人力量的人,結果他幾乎累死了。“鞠躬盡瘁”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從結果來看,他失敗了。導致他失敗的因素有很多,不善於用人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