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手風琴演奏基本知識——手風箱的保護常識(1 / 3)

保護手風琴,應注意以下各項:

1.手風琴放置室內,最好能放置在溫度、濕度相宜的通風處,以免琴體受潮,簧片氧化,粘膠處脫裂。

2.將琴放置桌、椅上時,一般不要直立放置,而應鍵盤朝上、鍵鈕朝下,演奏持琴的貼胸一麵箱體靠牆或靠椅背的橫向立放,手風琴才不易被碰撞、摔翻。

3.琴體應盡力避免水浸、雨淋、日曬、爐火烘烤。在不需用琴盒的短途攜帶中,應使用琴套對其予以保護。

4.從琴盒中取出或放入手風琴時,應小心謹慎,輕取輕放。取出時,先抬起風箱、鍵鈕部分,再抬起鍵盤部分;放入時,先放入鍵盤部分,再放入風箱、鍵鈕部分。

5.演奏時,推拉風箱用力適度,不可使力過猛,動作粗暴,以免損壞風箱或琴體其他各部件。

6.經常保持琴身清潔,隨時清除琴體上的灰塵、汙垢。

7.在不具備樂器修理知識的情況下,即使琴發生故障,自己也不可隨意進行拆卸、修理,最好請教專業教師或將琴送往修理部門檢修。

五線譜知識簡介

1.五線譜、譜表

運用五條相互平行、距離相等的橫線記載音符的樂譜,叫五線譜。它也是全世界通行使用的樂譜。五線譜上的音符,不管在線上,或是在線與線之間的空間(以符頭占據的位置為準),它們都是由下而上計算的:?音在線、間的上麵位置,低音在線、間的下麵位置,也是按音列的高、低音順序排列的。

如譜例1

譜例1五線譜的高音位置與鍵盤位置

如果出現五線譜的線、間不能反映的過?或過低的音,則采用上加線或下加線來表示。

如譜例2

譜例2五線譜的上、下加線

為了對音區進行劃分I減少樂譜上過多的上、下加線,以有利於視譜和演奏,根據不同樂器的發音音域,采用不同的譜表,手風琴的右手部分,使用高音譜表,左手部分,使用低音譜表。這與鋼琴、風琴使用的譜表是一樣的。

譜號,一般標寫在各行譜表的首端,手風琴樂譜右手?音譜奉使用高音譜號,左手低音譜表使用低音譜號。?音譜號,又名G譜號,在寫法上,它是從第二編起始的;低音譜號,又名F譜號,它是從第四線起始的。

2.音名、唱名

在手風琴使用的譜表上,右手高音譜表下加一線的音位,是小字一組音區C大調的主音,這個音的名稱叫“C”。由於它位於鋼琴音域的中央音區,故也稱中央C。同時,它也是左手低音譜表上加一線的音位。其餘各音的名稱,按音高順序一並排列起來,共有七個,即“C、D、E、F、G、A、B”。比中央C低一組音區的,叫小字組,高一個音區以上的,分別為小字二組、小字三組等。高於或低於每個音名舉個音級的,在原音名的左上角附寫“#”或“b”。

為了唱譜方便,也有七個唱名名稱,它們用阿拉伯數字的“1、2、3、4、5、6、7”表示,七個唱名的實際演唱發音為:“do、re、mi、fa、sol、la、si。

3.音符和休止符的長短

音的長短,指聲音發音延續時間的長短。這種音符時值的長短,隻反映音符之間相比較的長短差異,並不代表在單位時間內,發音的絕對值。影響單位時間內發音絕對值的,是演奏的速度和拍子。常用的音符,計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

休止符的長短,指聲音間隙、停止時間的長短。常用的休止符有: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休止符。

4.節奏、節奏型

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係,叫節奏。樂曲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節奏,叫節奏型。如圓舞曲、波爾卡、進行曲等,它們都有各自典型的節奏型。

5.重音、節拍、拍子

與其他音相比,在聲音的強度上比較突出的音叫重音。將有重音與無重音的相同時間片斷,按一定次序進行循環,這種強弱變化的固定重複節奏關係叫節拍。以某種音符代表節拍單位,以強弱變化循環重複的最小單位為基礎,這兩者相結合的節奏分類叫拍子。拍子是用分數來表示的,分子表示每小節中單位拍的拍數,分母表示單位拍的音符時值。

強、弱、弱、次強、弱、弱、次強、弱、弱、次強、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