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腿並攏式的坐姿
(1)姿態端正,眼睛平視,臀部座椅子的麵積約二分之一。兩腿並攏或與身體自然平行。右腳稍前,左腳稍後,左小腿與大腿大約彎成九十度,琴身平放雙腿之上。琴的高音鍵盤緊貼右胸。
(2)兩腿並攏式的坐姿,琴身較前一種容易晃動,所以左右肩背帶都應較前一種適當緊一些。
以上兩種坐姿,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琴的大小而定。
2.站姿
眼睛平視,不挺腹,不弓腰,兩腿自然叉開,基本上不超過肩的寬度。可以一腳稍前,一腳稍後。如果左腳在前,身體應隨之稍向左傾,身體的重量主要放在左腿。如果右腳在前,身體應隨之向右轉一點,身體的重量主要放在右腿。
站立演奏的姿態不要固定不變,而應根據演奏的需要靈活一些。
初學者暫不采用站姿演奏。
舞台上的良好姿態,是平時所養成的。如果發現自己在演奏姿態上有不夠講究的地方,如:扭頭斜視、低頭看琴鍵、兩腿叉開過大、頭和腳打拍子等,應在練琴時及時糾正。
左手的放置與風箱的運行
1.左手的放置
(1)左手皮帶鬆緊要適當,太緊易束縛左手上下移動。太鬆則不易變換風箱和控製風箱,甚至會造成手腕緊張。
(2)左手的手背靠腕子的地方接觸左手皮帶(不是手腕正中接觸左手皮帶,更不是手腕伸出皮帶,這兩種放置都會影響觸鍵)。
(3)左手的2、3、4、5指自然地放在鍵鈕上,拇指(不用它觸鍵)也須保持自然狀態。在以後練習中,如果因所觸的音鍵距離較大,左手須向上移動時,拇指可隨手的位置變化向隔板後方移動,待手型還原時,拇指也隨之還原。
2.風箱的運行
(1)風箱運行的形狀
風箱運行的形狀大體上有兩種。第一種:出幾箱如同扇子張開的形狀:回風箱如同倒開的扇子。
第二種:出風箱與第一種相同,回風箱按出風箱的形狀自然推回。
以上兩種風箱運行形狀的不同點在於回風箱。第一種是風箱上端首先關合。第二種是出與回相一致。為了方便,我們可把第一種風箱運行的形狀叫倒扇形;第二種叫正扇形。
倒扇形與正扇形在使用上各有特點。對初學琴者的要求是,必須首先嚴格地使用風箱運行的正扇型,待學習程度加深後,再根據樂曲的需要。靈活運用。
(2)左臂的動作
拉動風箱之前大臂垂直。
出風箱:小臂向左斜下方伸展。當風箱拉出一段後,還要繼續向外運行時,肘部再跟隨小臂的伸展逐漸離開腰部。
回風箱(正扇形):小臂“推動風箱自然地向回收縮,待風箱將近關合時,大臂恢複垂直狀態。
以下兩點須加以注意:
第一、為了便於用力和防止風箱與上衣磨擦,左臂不要在起動風箱時就開始向後拉動,而要使風箱向正左方或略向左前方運行。待風箱張開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時。可隨左臂的自然伸展把風箱稍向後方拉動。
第二、在推動風箱的動作上,要防止肘部向外拐。肘部向外拐會形成摟風箱。摟風箱的姿勢不便於左臂用力。
(3)風箱的控製
控製風箱的基本要求是力求使風箱運行平穩,風箱運行平穩也足手風琴演奏的基本功之一。
為使風箱運行平穩.練琴時須注意以下幾點:
(1)左臂不要鬆懈(不鬆懈不等於臂部緊張),並在“拉”與“推”的過程中作到用力平均。(2)不要隨樂曲的節拍和左手觸鍵而晃動風箱。
(3)風箱的起動和停止要柔和,自然。換風箱時不要有痕跡,不要影響旋律的連慣性。
(4)左臂力量不要用得過大,風箱不要拉得太長。
初學琴者要切記以上四點。否則在這方麵一旦養成毛病,是很難改變過來的。
檢驗風箱運行是否平穩的主要辦法,是注意傾聽自己的琴聲。風箱運行平穩,琴聲就會平穩;風箱運行不穩,琴聲也勢必不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