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手風琴演奏基本知識——右手的放置與觸鍵(2 / 2)

如譜例13

譜例13不按鍵換指法

原譜指法加入不按下鍵的指法

利用休止符間隙觸摸高八度G音鍵,迅速由五指換一指,五指再擴指發音。

利用漸慢與連線的最末一個音,獲得間隙,迅速由一指換五指,一指再擴指發音。

8.遠跳指法

在音高懸殊,音與音的距離較遠的情況下,很難通過一般指法轉換進行連接,可利用音響、節奏的間隙或允許的間隙,迅速到達並輕輕觸摸遠跳發音區的黑鍵,根據黑鍵是兩個並列還是三個並列,以此判斷所在位置的音鍵進行發音。如無法習慣這種手指轉換方式,或雖習慣但無任何間隙可利用,隻好借助眼睛的視力控製,觸鍵發音。這些,均屬遠跳指法。

如譜例14

譜例14遠跳指法

五至一指的遠跳連接,無間隙可利用。

五至二指的遠跳連接,利用休止符間隙,觸摸低音區的黑鍵(並列三個)、再迅速找準音鍵發音。

右手指法設計的原則:

1.練習曲指法是按訓練的需要設計的,學習者必須按樂譜規定的指法進行練習。這種指法,往往具有“全麵訓練手指、長遠提高有利”的科學性,因此,即使不習慣也應進行耐心、細致的嚴格訓練。參加演出活動的曲目,大都要求短期內完成,所以,可按自己習慣、方便的指法進行練習。這種指法,有時不一定完全適合他人,甚至可能並不“最具科學性”,但卻對本人盡快、輕鬆地完成演奏有效,因此,具有現實的可靠性。

2.指法設計,應注意整曲的統籌兼顧,注意手指的全麵訓練。尤其應加強獨立性、靈活性較差的四指、五指訓練。

3.單聲部音樂作品演奏的指法轉換,短手指應在長手指下進行穿渡,長手指應在短手指上進行跨越。多聲部音樂作品演奏,可不受此限製。

4.手指的穿渡、跨越轉換,在保證正常演奏的原則下,連接轉換次數不宜過多,而是越少越好。

5.單旋律演奏,應盡量避免拇指演奏黑鍵,隻在無法避免時使用。

左手指法設計的原則:

1.各大、小調的音階、琶音、和弦或其他固定音型,在指法設計上,應盡量安排在該調的主音和主三和弦周圍,尤其在基本訓練中不可忽視。如自然大調、自然小調、和聲小調、旋律小調的音位。

2.左手音階,在符合“原則1”的情形下,仍會出現一種以上的不同指法設計,學習者可根據手小、第五手指不夠長或全麵訓練手指進行選用。前者隻是允許暫不作訓練的正確選用,後者應作長期訓練使用。

3.根據手風琴的音響結構,“升號”單音在上半部,“降號”單音在下半部,對出現在樂譜上的臨時升降音,應予以恰當選擇。為了指法連接的方便,有時也有必要進行相反方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