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6試驗結果
(1)試驗結果用性能百分變化率表示,計算方法如下:
性能百分變化率=(A-O)/O×100%
式中:A——試樣老化後的性能測定值;
O——試樣老化前的性能測定值。
(2)性能百分變化率的取值精確到整數位。
(3)硬度的變化用A-O之差來表示。
若用老化係數按下式計算:
老化係數=σ′E′/σE
式中:σ、σ′——分別表示老化前後的拉斷強度(kg/cm2或N/mm2);
E、E′——分別表示老化前後的拉斷伸長率(%)。
每個試驗樣品取樣不少於5對,試驗結果取中值,先分別取中值,然後再計算老化係數。
3.15.7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1)老化箱型號。
(2)老化試驗溫度、時間及周期。
(3)試樣名稱。
(4)試樣規格。
(5)試樣老化前後的物理性能及其變化。
(6)試驗日期。
(7)試驗者。
3.15.8老化箱溫度分布的測定
(1)通過溫度計插入孔把9條標定過的熱電偶插入老化箱中,第1條固定在老化箱的中央,其餘8條分別固定在老化箱內的8個角上,距箱壁70mm。
(2)升高老化箱的溫度,使老化箱中央的溫度達到試驗溫度並穩定之後,用直流電位差計測定每條熱電偶的電壓值,然後根據熱電偶標定曲線查出相應的溫度值。
(3)用老化箱8個角上測得的溫度與老化箱中央的溫度之差,與規定的溫度偏差對照,以確定老化箱的溫度分布是否符合要求。
(4)如果上述測定不符合要求,可縮小試驗區域,並仿照上法測定該試驗區域的溫度分布,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3.15.9老化箱空氣置換率的測定
(1)用醫用膠布或其他膠粘帶密封老化箱的進氣孔、排氣孔、門和馬達軸間隙等。密封馬達軸間隙時,以不影響馬達軸轉動為宜。
(2)把精確讀數不大於0.01kW·h的0.5級標準電度表接到老化箱電源的電路上。
(3)升高老化箱的溫度,使箱內溫度與室溫之差為(80±2)℃。穩定後,用電度表和秒表測定老化箱的電能消耗,測定時間至少30min。
注:室溫測量點應距老化箱2m以上,距其他物體0.6m以上,且與老化箱工作室處於同一高度。
(4)去掉密封膠布,適當打開排氣孔和進氣孔,仍按上法測定老化箱的電能消耗。
(5)用下式計算老化箱的空氣置換率:
N=3590(Px-Py)/VρΔT
式中:N——每小時空氣置換次數;
Px——老化箱不密封時的電功率消耗(W),它是由電度表測得的電能消耗除以測定時間(h)而得到的;
Py——老化箱密封時的電功率消耗(W);
V——老化箱的全部內容積(cm3);
ρ——老化箱周圍的空氣密度(g/cm3);
ΔT——老化箱內外溫度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