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弦歌》主要描述了選址於竹篙塘、創辦於一九三九年,停辦於一九四五年的國立十一中數千師生彙聚一堂、患難與共、臥薪嚐膽、救國救亡,在抗日烽火中弦歌不斷的故事。這一紀實小說生動地體現了母校國立十一中及其創辦者們的人格魅力和愛國主義精神,它對我以及廣大校友是值得十分珍惜和紀念的,對當今的教育界、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也應該具有重要的學習參考價值。
然而,我們為什麼能在抗日烽火中堅持弦歌不斷?這就不應忘記武岡、洞口、竹篙塘以及辰溪、漵浦、龍潭一帶的父老鄉親,在那極其艱苦的戰爭環境下既要積極支援前線,又要千方百計供養我們!更不應忘記,我們的三湘軍民,從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五年,在那抗日戰爭膠著的年代最酷烈的最前線,他們堅持浴血奮戰,前仆後繼,舍生取義,英勇犧牲,為國家為民族建立不朽功勳,用生命保衛了我們那特殊的校園生活!
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寇侵占了武漢。經過近一年的準備,一九三九年九月日本內閣宣稱“以戰爭解決中國的時機已到”,他們調集了十八萬主力部隊,從贛北和鄂南方麵同時發動進攻,侵入湖南,直犯長沙。從此,三湘軍民開始了八年抗戰中在湖南主戰場區的六年前線抗敵。
特別是一九四五年四月六日的湘西大會戰,竹篙塘以及周圍的石下江、山門、新寧、武岡、武陽等遍地都是戰場。在中美聯合空軍部隊的支援下,艱苦卓絕的數次大會戰終於擊破了日軍打通粵漢線的夢想,並阻敵於雪峰山下,迎來日本投降的最後勝利。在曆次會戰中共殲敵十六萬餘人,我軍先後犧牲的將士也有數萬人。三湘軍民,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壯懷激烈!讀一讀《湖南四大會戰》中那無數可歌可泣永昭日月的史實,就能更深刻地體會到我們的“烽火弦歌”何其來之不易!
近十年來,不但由各地校友輪流編印了十輯《母校情思》,還由邵陽、洞口等地政府出版了《山高水長》,在竹篙塘母校原址竹市鎮中學樹立了紀念碑,隆重紀念了國立十一中創建六十周年;竹市鎮中學全體師生還以國立十一中的校歌為校歌、國立十一中的校訓為校訓,以宏揚和繼承國立十一中精神為契機進行教育改革;二OO五年,邵陽市還批準在竹市鎮中學內建立永久性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敏銳的作家李漁村、易峴莊夫婦不失時機地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濃烈的竹篙塘情結,激情滿懷地晝夜奮筆,創作出這一長篇紀實小說《烽火弦歌》。我認為,《烽火弦歌》不但是一部以文藝形式描寫在抗日烽火中數千愛國師生特殊校園生活的優秀之作,而且也是一部壯懷激烈的教育史詩。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它與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軍事史料《湖南四大會戰》前後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讀罷《烽火弦歌》,作為一名國立十一中校友,我不但重溫一遍對我坎坷人生具有重大潛化影響、在我靈魂深處蘊藏不屈精神力量的那難忘的六年特殊校園生活;同時,它似乎還要把我帶到那個曆史的夢境,在夢中再回到自己的青少年時代,再回到烽火弦歌的竹篙塘,再去重新尋覓小說中那一個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們——我熟悉的和不曾認識的老師和同學(他們之中許多人後來成為新中國的模範教師、模範校長以及科學界、醫學界、文藝界、曆史界、教育界、外交界乃至政界等各方麵的棟梁之材),好再向他們學習更多的東西,以彌補我當年的懵懂無知和漫不經意……
由衷地感謝《烽火弦歌》的作者以及支持它出版的出版社。
(楊高石,昆明理工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