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王傳福:衝進汽車產業就慢了,要打過去(1)(1 / 3)

王傳福,出生於安徽省無為縣,1987年畢業於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獲碩士學位。1995年創立比亞迪,擁有充電電池、手機產業。人稱“技術狂人”、“汽車狂人”。2009年9月28日,胡潤研究院公布了“胡潤百富榜”的名單。王傳福以財富350億元成為中國首富,排名從2008年的103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1位。

1987年7月,21歲的王傳福從中南工業大學冶金物理化學係畢業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僅僅過了5年的時間,26歲的王傳福被破格委以研究院301室副主任的重任,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處長。而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一個促使他從專家向企業家轉變的機遇從天而降。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電池有限公司,由於和王傳福的研究領域密切相關,王傳福順理成章成為公司總經理。

在有了一定的企業經營和電池生產的實際經驗後,王傳福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脫離比格電池有限公司單幹。1995年2月,王傳福從做投資管理的表哥呂向陽那裏借了250萬元錢,注冊成立了比亞迪科技有限公司,領著20多個人在深圳蓮塘的舊車間裏揚帆起航了。

王傳福自己動手建造一些關鍵設備,然後把生產線分解成一個個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結果隻花了100多萬元人民幣,就建成了一條日產4000個鎳鎘電池的生產線。

1996年,比亞迪公司取代三洋成為中國台灣無繩電話製造商大霸的電池供應商。大霸是電信巨頭朗訊的OEM,比亞迪公司因此成為中國朗訊的間接供應商。1997年,比亞迪公司鎳鎘電池銷售量達到1.5億塊,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在鎳鎘電池領域站穩腳跟後,不甘寂寞的王傳福又開始了鎳氫電池的研發,並從1997年開始大批量生產鎳氫電池。

此後,王傳福把目光放到了歐美和日本市場。1998年至2000年,比亞迪歐洲分公司、美國分公司先後成立。1999年至2000年,比亞迪公司在這些市場勢如破竹,大客戶名單上出現了鬆下、索尼、GE、AT&T和業界老大TTI等。

2000年,王傳福投入大量資金開始了鋰電池的研發,很快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並成為摩托羅拉的第一個中國鋰電池供應商。2001年,比亞迪公司鋰電池市場份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而鎳鎘和鎳氫電池上升到了第二和第三位,實現了13.65億元的銷售額,純利潤高達2.56億元。

如果說單幹創業對於王傳福來講是第一次冒險,那麼決定製造汽車無疑是他冒險的瘋狂之舉。2003年1月23日,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77%的股份,成為繼吉利之後國內第二家民營轎車生產企業。

2003年8月,在陝西廣東經貿合作推介會上,王傳福再爆驚人之舉,比亞迪與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陝西省投資集團簽訂合資組建比亞迪電動汽車生產線合同,項目投資達20億元人民幣。

2004年1月,深圳市有200輛比亞迪製造的鋰離子純電動汽車投入出租運營,成為全國第一家電動車示範區,真正實現尾氣零排放。

2006年,比亞迪在上海成立“比亞迪汽車研發中心”。不久,比亞迪汽車將會達到年產30萬輛轎車的生產能力,成為中國又一大轎車生產基地。

王傳福曾說:“製造業一定要掌握核心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