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信分拆以後,中國移動的移動業務發展迅速,而中國電信的固定電話業務增長緩慢,為了保持公司業績的不斷增長,電信也一直想建一個移動網,從快速增長的移動市場分得利潤;第二,中國電信的用戶需要一種可以替代固定電話的移動產品,因為發展到每人都有一部手機短期內還沒有可能性,但由於小靈通有資費上的優勢,其費用相當於固話,需求是必然的;第三,3G的啟動不會很快,但這個市場需要提前培育,小靈通可以為未來的3G培育用戶;第四,小靈通並非落後的技術,並已經在日本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且日本的PHS網絡主要用於數據業務,目前尚很有價值,說明技術上是有保障的。
最終中興能抓住小靈通的市場機遇,主要的原因還在於中興看到了技術與市場的結合點。中國電信在固話業務增長放慢的情況下,要求新市場增長點,各省的電信運營商需要有業務的增長,除了小靈通別無選擇。雖然信息產業部從一開始就不支持發展小靈通,但小靈通業務依然在全國得以推廣。
3G,無疑是當今中國通信業最敏感的一根神經。在中國政府遲遲不發放3G牌照的時候,中興下一步的市場策略又是如何計劃的呢?中興則一邊在WCDMA上有節奏投入,不聲不響與大唐一起起草TD-SCDMA國際標準,一邊依靠CDMA95標準大規模商用的基礎,平穩地向CDMA2000過渡。從市場角度來看,WCDMA、CDMA2000和TD—CDMA在中國都有可能應用,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中興采取了全麵跟進的策略。到2004年年底時,中興WCDMA已經完全具備了大規模商用的能力。除WCDMA外,中興在另外兩大主流標準——CDMA2000和TD-SCDMA上都打好了算盤,中興是國內唯一一家在CDMA方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規模應用的廠商。在聯通市場取得突破後,中興並沒有放鬆後續產品的研發,這意味著在CDMA2000標準上中興占有優勢。TD-SCDMA方麵,中興與大唐電信一起獲得了TD-SCDMA標準和起草權,預計今年6月即可推出TD—SCDMA係統的全套商用係統。在這三個係統上全麵布局以後,中興有望再鑄新的輝煌。
1.便宜貨裏麵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現在因為很多冒牌的假貨充斥一些市場,所以它也賣得很便宜,把價廉物美的概念慢慢就衝淡了,事實上就有一些產品價格並不是太高,但還是質量比較好;有的產品價格很高,但未必質量就好。
2.中國應該說技術人才還是比較充裕的,所以能夠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有高技術低成本的優勢。
3.賺錢的事情也是二八原理,實際上真正有利潤的產品的訂單也就是20%~30%,其他的單子都是微利或保本,也有少量訂單是賠錢的,是為了占市場,為了以後能夠多賺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