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維培訓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事情,人們來接受培訓總是抱著這樣或那樣的現實目的,有些人是想提高學習成績,以便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有些人是想改善經營困境,提高公司的盈利;還有些人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想來鍍鍍金。當他們聽到思維培訓不能幫助他們達到這些現實的目的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失望,顯然這些人沒弄清自己的學習目的,也不明白思維培訓究竟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就冒冒失失地來接受思維訓練了,這種先上車後補票的人不在少數,這常常給思維培訓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那麼,思維培訓究竟有什麼實用價值呢?又有哪些人需要接受思維培訓呢?要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就有必要明確“體”與“用”的關係。我們都知道杯子可以用來盛水,也知道杯子的用途不僅可以盛水,也可以盛糖、盛酒、盛沙……如果說杯子是“體”,那盛水、盛糖、盛酒、盛沙等等都是杯子的用途,也就是“用”。而由此可見,沒有“體”就沒有“用”,“體”的優劣直接製約著用途的大小。思維訓練的目的是提高思維素質,完善“腦”這個“體”,為腦的用途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至於每個人要用“腦”來做什麼,則不是思維訓練的任務,那是個人的事情。你可以用一個聰明的大腦來分析推理,也可以用它來想象創造;可以用它來繪畫寫作,也可以用它來科研經商。可以說有多少種職業就有多少種腦的用途,但是任何職業要想做好都離不開一個好的頭腦,而思維訓練的實用價值就在於它通過一係列的科學訓練,培養出好的頭腦,培養出一流的頭腦,因此,那些希望提高和優化自己的頭腦的人是最需要接受思維培訓的。至於有了一個好的頭腦用來做什麼,這就是個人的問題了,這就像思維培訓師把一件最好的工具交給學員,至於學員用這件工具來做什麼,怎麼用,全在於學員自己了。
給大腦一點散步的時間
人們經常抱怨,自己的腦子總是胡思亂想,盡想一些沒用的東西。實際上,就像我們的心髒在一刻不停地跳動那樣,隻要我們活著,我們的大腦就會一刻不停地思維。不論所想的內容是否有用,大腦總在不停地想著各種事情,即使睡眠的時候,我們還會做夢呢!
從形式上看,思維總是從一個事物想到下一個事物,從一個概念想到下一個概念,這叫做聯想。聯想中的每一個具體形象或概念,就如同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如果將這一個個形象或概念連接起來,就構成了思維的整個過程。
當我們工作或學習的時候,大腦所進行的聯想是一種有目的的、受意誌控製的聯想,在意誌的控製和支配下,聯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具體問題。當我們忙完了一天的事情、躺在床上快要睡著的時候,大腦從一天的緊張工作學習中擺脫出來,這時大腦會暫時失去意誌控製而毫無目的地、天南地北地“胡思亂想”,我們也就在這“胡思亂想”中漸漸睡去。這種沒有意誌控製的“胡思亂想”,就是自由聯想。
自由聯想除了可以在睡前出現外,還可出現在白天。如當我們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急著要做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暫時閑下來,坐在那裏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自由聯想狀態,這時或許會給自己編一段故事,自己變成了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或在想象中自己變成了一位武功高強的好漢大俠,這常被稱作“白日夢”。自由聯想有時還會出現在上課的時候,如老師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解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自己聽著聽著,不知不覺便開始了自由聯想,眼前好像真的出現了月光下的蓮花,四周靜極了,耳邊隱約響起了秋蟲的叫聲……猛然驚醒,發現自己剛才竟然在聽課時“走了神”。再有的時候,語文老師將作文題寫在黑板上,我們便開始了自由聯想,一個個人物、一幅幅畫麵呈現在我們的腦海裏,大腦先是浮想聯翩地亂想一氣,最後我們將所想到的許多雜亂的事情整理出來,就成了一篇很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