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裝作無知的模樣,向年輕人請教:“請問,什麼是美德呢?”那位年輕人不屑地答道:“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懂?告訴你吧,不偷盜、不欺騙之類的品行都是美德。”蘇格拉底仍然裝作不解地問:“不偷盜就是美德嗎?”年輕人肯定地答道:“那當然啦!偷盜肯定是一種惡德。”蘇格拉底不緊不慢地說:“我記得在軍隊當兵的時候,有一次接到指揮官的命令,我深夜潛入敵人的營地,把他們的兵力部署圖偷出來了。請問,我這種行為是美德呢,還是惡德?”年輕人猶豫了一下,辯解道:“偷盜敵人的東西當然是美德。我剛才說不偷盜,是指不偷盜朋友的東西,偷盜朋友的東西肯定是惡德。”蘇格拉底依然不緊不慢地說:“還有一次,我的一位好朋友遭到天災人禍的雙重打擊,他對生活絕望了,於是買來一把尖刀藏在枕頭底下,準備夜深人靜的時候用它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得知了這個消息,便在傍晚時分偷偷溜進了他的臥室,把那把尖刀偷了出來,使他得免一死。請問我這種行為究竟是美德呢,還是惡德?”那位年輕人終於惶惶然,承認自己無知,拱手向蘇格拉底請教“什麼是美德”。
蘇格拉底把自己的這種思維訓練法稱為“頭腦助產術”。意思是說,正確的觀念本來就在你自己的頭腦中,但是你在挖掘的時候不得要領。蘇格拉底不過采用了一些正確方法,使它們得以順利地“分娩”。
思維教育的核心或思維訓練的核心是把大腦的思維當作一種技能來進行訓練,就像是訓練繪畫技能、口才技能、運動技能一樣。思維的本能不等於思維的能力,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是反複的技能性訓練的結果。沒有人生來就會說話(盡管人有說話的本能),也沒有人天生就知道該如何思維,這些能力都是在後天的訓練中培養出來的。而要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就必須把思維視為一種技能反複訓練。在當今的信息時代,不論是科學研究、藝術創作、軍事決策、廣告策劃、企業經營,還是讀書學習、人際溝通、自我規劃、事業發展,都需要有高超的思維能力,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高智能的時代,提高思維能力不再是對某類職業、某類人的要求,它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麵,成為對所有職業、所有人的要求,這是我們這個新時代的競爭遊戲規則決定的,要想參賽就必須遵守這種規則,否則隻會被無情地淘汰出局。
把思維當作一種技能來訓練是對智力的一種專業化要求。在過去,雖然沒有人覺得還需要有人專門教給他如何思維,但並不意味著永遠都不需要。在遠古時代人類不識字不是照樣可以生活得悠閑自在嗎?但現在你試試看,不要說不識字,現代的各種基本技能缺少哪一樣都會讓你活得很“難看”。
買了魚竿和魚鉤並不一定能釣到魚
某位企業家在聽了思維培訓大師的課後問道:“我學到的這些思維方法能幫助我提高公司的盈利率嗎?”思維培訓大師說:“不能。”這位企業家不禁有些生氣地說:“那我有什麼必要花時間和金錢來聽你的課?”思維培訓大師笑著反問道:“告訴我,你在小學學到的知識能幫助你提高公司的盈利率嗎?”這位企業家考慮了一下,說:“不能。”思維培訓大師又問:“那麼你在中學和大學學到的知識能幫助你提高公司的盈利率嗎?”企業家默然,思維培訓大師接著問:“在你的學習生涯中,唯一的學習目標就是提高公司的盈利率嗎?”這位企業家強辯道:“可我來這裏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提高公司盈利率的辦法啊!”思維培訓大師幽默地說:“看來你不是一個好學生,我明明已經把如何想辦法的思維方法傳授給你了,你怎麼還問我要?”他見企業家還是不明白,就講了一個笑話:“有一個人想去釣魚,於是他就到一家漁具店買了釣魚竿和魚鉤,付完錢後他問售貨員:‘買了你的漁竿和魚鉤就一定能釣到魚嗎?’售貨員說:‘不能。’聽到這種回答,那個人氣憤地喊道:‘既然不能釣到魚那你為什麼還把它們賣給我?’”聽到這裏,這位企業家也不好意思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