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個人基本素養(2)(1 / 2)

古希臘政治家伯利克說:“我們結交朋友的方法是給他人以好處,而不是從他人方麵得到好處。”“當我們真的給予他人以恩惠時,我們不是因為估計我們的得失而這樣做,乃是由於我們的慷慨這樣做而無後悔的。”

為此,請把別人欠你的情盡量忘掉。

忍學大觀——如何用好心頭這把刀凡一學術的興起,都須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其中有爭鳴、有質疑、有不屑、有反對。此並不需一一表達。今觀世上之人,急躁莽進者多、暴烈不遜者多、凶神惡煞者多,何也?大丈夫難咽一時之氣,恃強者難容異己之人,皆受“人活一口氣”影響甚深,更別說什麼清心寡欲、恬淡親和。鑒於上,吾遂排除萬難,創設一門救民於水火中的奇世大學問:忍學——此乃標榜自己功高蓋世也。創設二字卻是誤人,此學問古已有之,今略作整理,希冀有朝一日能登大雅之堂。

“忍”者,心中能容刀鋒之刺也。俗語說“宰相肚裏能撐船”,此乃忍之表現。話說唐相婁師德不隻肚裏能撐一隻船,恐怕駛一隻航母也綽綽有餘,皆因他練就了一門曠古奇絕的神功,曰“唾麵自幹”。此等神功一出世,便驚煞了世間人。於是他的治下一片太平。蓋婁大師早已背熟了“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自然悠閑”的祖宗遺訓,更深深地理解了話中意味。隻憑他這一招,吾今推他為“忍”學之始祖。基督耶穌也是忍讓名家:別人打他的左臉,他卻將右臉也伸過去讓人捶練。此等高風亮節,實乃忍學之楷模。

忍學是忍辱負重之學。小不忍則亂大謀。忍方能成其事,忍方能遂其業。不能忍者無大成。試問古往今來多少仁人誌士,皆因不能忍而心血付水東流,輕者事敗,重者身亡。燕丹之身死國破,建成之玄武魂歸(宮廷之爭尤其明顯)。忍辱負重是良訓,苟且偷生成大才。越王勾踐臥柴草中,日舔苦膽以自勵,忍辱偷生,其誌何嚐滅,其神也常在,終於三千越甲吞了吳,一洗國恥一報家仇。實乃吾派之傑出代表。

忍學是糊塗求生之學。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越糊塗越能讓對方小視你。潛隱實力,韜光養晦,靜等時機。而後一舉得手,揚名天下不遠。雖身陷囹圄,大可悠然無事。龐涓嫉妒孫臏才學,騙其共仕魏國,不為孫舉薦,害其之心早生:先道臏實乃一庸才;後又讒毀臏為叛徒;割臏之膝骨,成一世廢人。並且龐涓還不放鬆對他的警惕,永囚之牢獄,無見天光之時。於是孫臏乃裝瘋賣傻,癲狂胡鬧,甚而屎尿齊下,才得以逃身齊國。後得報此仇並成大軍事理論家,皆忍之功也。故孫臏兄也是本派一大名人。

不學忍術,不學無術也。我忍故我在。故我派之忍學,實乃世間一大學!

每天自己淘汰自己

有一則寓言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著羚羊和獅子。一天清晨,羚羊從睡夢中醒來,它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須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否則,我就會被消滅。而獅子也同時在想:要想得到我今天的美餐,我必須比跑得很快的羚羊更快,於是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無時無刻不在演繹著驚心動魄的生死搏殺,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在這裏體現得淋漓盡致。

“每天淘汰你自己”,這是我告誡自己的一句話,也是我與同事交流時常常說的一句話。事實上,我們所處的生存空間正在被無限壓縮。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歐美一些未來學家曾經預言:“當人類跨入21世紀時,每周的工作時間將壓縮到36小時,人們將會有更多的時間提升自我,休閑娛樂。”但曆史的腳步邁入21世紀時,人們卻驚訝地發現,相當多的人每周工作時間在無限延伸,甚至超過了72小時,而有不少人卻被“剝奪”了工作的權利,被市場無情地淘汰了,而那些每周工作時間在不斷延伸的人們卻是愈加發奮苦苦地“提升”自我。未來學家的美好預言被殘酷的事實無情地印證了。

假如你不淘汰自己,可能就會被別人淘汰。3年前在某中外合資企業擔任網絡通訊設備銷售經理的一位人才,3年來一直忙於日常事務,在“幹杯”聲中翻過了日曆。今天,他的下屬學曆比他高,能力比他強,經驗也在數年的商海中獲得了積累,羽翼日漸豐滿,銷售業績驚人,在公司最近的績效考評中名列第一,迅速淘汰了他這位上司,留給他的是蹉跎時光的惋惜。

羞怯妨礙您的進步和發展

羞怯是一種逃避行為的最常見形式,其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在路上碰到熟人因怕羞故意躲避;有的人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一講就會臉紅舌硬。上述情況在心理學上稱為怕羞心理。

怕羞心理的形成與兒童時期缺乏父母的撫愛或很少與外界環境接觸有關。這類人的性格大多內向,氣質屬於黏液質型、抑鬱質型或兩種類型的混合型,神經係統較脆弱,女性多於男性。怕羞心理產生的原因,除了與人的氣質特點有關外,主要是環境和教育的作用。例如,有成績時得不到獎勵,而無成績時受到懲罰的男孩是最羞怯的;如果父母在社交上是積極的,則他們的孩子大多不會羞怯,這就說明了家庭環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