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言談舉止禮儀(1)(1 / 3)

談吐禮儀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是人們溝通信息、交流思想、聯絡感情、建立友誼的橋梁。語言是我們所知道的最龐大最廣博的藝術。在日常生活中,表達同樣一個意思,在語言上卻有美醜之分、文野之別。談吐禮儀的目的是通過傳遞尊重、友善、平等的信息,給人以美的感受。語言禮儀與一般語言的不同在於它不能使用侵犯他人的攻擊性語言,而是通過文明、禮貌的語言建立起情感溝通的紐帶。在使用輕鬆、詼諧、明快、幽默、委婉、莊嚴、讚美的語言所營造的自然、愉快、興奮、親切、可敬和舒暢的氛圍中培植和增進友誼。

魯迅說:“語言有三美:意美的感心,一也;音美的感官,二也;形美的感目,三也。”對於形美(體態語言)的要求在舉止禮儀中基本體現,這裏著重介紹音美和意美。

1.聲音美

聲音在語言中的地位相當重要。語言情感的語音表現主要集中在有聲語言上,以聲傳意,以聲傳情。談吐禮儀要求人們在講話時要用有魅力的聲音,給人以美的享受。要使自己說話的聲音充滿魅力,起碼要做到兩點:第一,要在乎自己說話的聲音。第二,每天不斷地練習自己說話的聲音,而且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堅持不懈地努力:

(1)音量大小適中。講話時聲音不宜過高,音量大到讓人聽清即可,明朗、低沉、愉快的語調最吸引人,放低聲音比提高嗓門聲嘶力竭地喊聽起來讓人感到舒適。所以語調偏高、音尖的人應該設法練習變為低調。當然這要把握適度,聲音太低太輕也不易讓人聽清楚,那也不好。

(2)語調柔和。在社交場合中,一般以柔言談吐為宜。盡可能使聲音聽起來柔和,避免粗厲尖硬的講話,以理服人,而不是以聲、以勢壓人。理直氣和更能誠服於人。語言美是心靈美的語言表現。“有善心,才有善言”,因此要掌握柔言談吐,首先應加強個人的思想修養和性格錘煉。

(3)講話速度快慢適中。講話時,要依據實際情況的需要調整快慢,講話速度最好不要過快(特別是有分量的談話內容),應盡可能娓娓道來,給他人留下穩健的印象,也給自己留下思考的餘地。

言談舉止禮儀

(4)抑揚頓挫。講話時應注意音調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以增強講話效果。應避免平鋪直敘過於呆板的音調,這種音調讓人聽著乏味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任何一次講話,速度的變化,音調的高低,抑揚頓挫,就像一首交響樂,搭配得當才能和諧動人。

(5)吐字清晰,聲音清亮圓潤,段落分明。講話時應吐字清晰、段落分明,避免含糊其辭、咬字不清和咬舌的習慣。寧可把講話的速度放慢,也要把話說清楚。

(6)要使自己的聲音美,不僅指嗓音的動聽甜美,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確發音,使自己的語言保持抑揚頓挫的聲調,快慢適中的速度,自然地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應該在學生時期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訓練自己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有口吃、談吐不清晰習慣的人,要下決心糾正此缺點,較好的方法是練習大聲的朗讀,隻要堅持不懈的、科學的勤學苦練,一定會提高自己的談話水平。

2.談吐文雅

談話文明禮貌的基本原則是尊重對方和自我謙讓。

(1)態度誠懇親切。談話中要給對方一個認真、和藹、誠懇的感覺。因為說話時的態度是決定談話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談話時交談雙方都互相觀察注意著對方的表情、神態,反應極為敏感,稍有不慎就會使談話不歡而散或陷入僵局。當別人遇到不幸時你去看望安慰,你的表情一定要同情、專注;別人有了成績你去祝賀,你的表情就要真誠、熱情、愉快。如果你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就是失禮,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2)措詞要謙遜文雅。措詞的謙遜文雅體現在兩個方麵:對他人大多用敬語、敬辭,對自己則應用謙語謙詞即外敬內謙。敬語與謙語是相對的。因為一個會尊重他人的人必然是自謙的;反之一個狂妄自大的人,也絕不會尊重別人。常用的敬語有“請”、“您”、“閣下”、“尊夫人”、“貴方”等等。如“請您稍候”、“請幫我一下”、“請多關照”、“請留步”等等。這些話中的“請”字不是多餘的,多含有謙虛、尊重對方的意思,或使語氣委婉。尤其是用在指令性的句子中會分外顯得有禮貌,不生硬,有很好的語氣調節作用。